【題目】地理探究:我省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對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圖11(我國各省區人口密度分布圖)和圖12(江西省山河分布示意圖)是該學習小組探究過程中查閱到的部分資料。
讀圖,完成下列探究。
(1)該學習小組在探究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時,需要查閱哪些方面的地圖資料?
(2)結合圖12資料,請你推斷江西省人口的分布特點。
【答案】
(1)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中國河流分布圖、中國農業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及中國交通圖等;
(2)中部及北部人口密集,而東、西、南部山區人口稀疏。
【解析】
試題分析:
(1)人口的分布與地形、氣流、河流、工業、農業及交通密切聯系,所以學習小組在探究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時,需要查閱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中國河流分布圖、中國農業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及中國交通圖等.
(2)從圖2江西省地形圖上可以看出,省境東、南、西三面環山,呈向北開口的盆狀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贛、撫、信、修等河流都向北部鄱陽湖匯集,注入長江,可判定江西省的中部及北部人口密集,而東、西、南部山區人口稀疏.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同哪些界線相一致
①1月0℃等溫線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④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⑥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
【1】①處所在的山體部位名稱是 。
【2】圖中A山頂位于B山頂 方向。
【3】②處的海拔可能是 。(填字母)
A.360米
B.50米
C.140米
D.260米
【4】③處會形成瀑布,說明理由。
【5】④河段和⑤河段流速較快的是 。(填序號)
【6】⑥處登山者能否看到⑦處的登山者,說明判斷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圖11),回答下列各小題。
【1】甲、乙兩條地理區域分界線的確定,主要考慮的因素分別是
A.降水、地形
B.氣溫、地形
C.地形、降水
D.氣溫、降水
【2】能體現M區域地理環境主要特征的是
①藏民臉上泛著“高原紅”②森林茂密,山青水碧③晝夜溫差大④雪山連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的省(區)和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區)分別是( )
A.新疆和內蒙古 B.內蒙古和新疆
C.廣西和云南 D.云南和廣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冬天,一位坐火車的旅行者,當到達目的地時,旅行袋內裝滿了他一路脫下來且暫時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線可能是( )
A.北京到哈爾濱 B.廣州到昆明
C.哈爾濱到廣州 D.北京到烏魯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北某區域圖(圖4),完成下列各小題。
【1】下列詩句,反映該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是
A.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答
B.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D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2】通過該區域能源通道向江西省提供的能源是
A.煤炭
B.火電
C.水電
D.天然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過環渤海、長三角、海峽西岸、珠三角等地區的港口、濱海地帶和島嶼共同連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國家或地區.
材料二
印度、東南亞、非洲及馬賽人游牧路線圖
(1)對比三地區圖,可知它們緯度位置的共同點:_______。
(2)據圖可知印度的工業分布特點_______,麻紡織工業城市_______(填數字及名稱).
(3)圖中A區域地形分布特點_______。
(4)馬賽人是東非高原的游牧民族,他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年5月一10月,馬賽人由多多馬向基塔萊游牧,試解釋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