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下是關于臺灣人口、農業、工業分布特點的原因組合,正確的是
①開發歷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而開闊 ③土壤肥沃 ④交通便利 ⑤礦產資源豐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今年“5.18”海交會上,來自寶島臺灣的農產品大受歡迎,這些農產品最可能是:
A.蘋果 梨 B.大米 菠蘿 C.棉花 甜菜 D.哈密瓜 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左圖是南亞地形分布圖,右圖是印度降水量分布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印度降水量分布圖中,A地降水十分豐富,其原因是( )
A. 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
B. 位于東北季風的迎風坡
C. 地勢海拔高
D. 位于赤道低氣壓帶
【2】按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在印度發展水稻種植,最佳區域應該選擇在左圖中的(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由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此倡議提出以來,大批合作項目穩步推進。2017年5月31日,中國和肯尼亞合作的“蒙內鐵路”(蒙巴薩-內羅畢)正式通車。
(1)絲綢之路經濟帶經過的A地區是 氣候;B地區的 地形面積廣闊,從經濟發展水平上看,該地區大多屬于 國家。
(2)C半島河流稀少的原因是這里為 氣候;本地區豐富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
(3)蒙內鐵路開通時,蒙巴薩正處于 (填“干季”或“濕季”),中肯兩國的互助合作稱為“ ”。
(4)從蒙巴薩到鹿特丹港口最近的海上運輸是經過 運河的航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北方地區位置和范圍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位于內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
C.位于黃河以北
D.東部瀕臨渤海、黃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對圖中各點說法正確的是
A.B點的地理坐標是(60E 20S )
B.C點位于低緯度、東半球、南半球
C.A點位于B點的東南方向
D.B點所在的緯線比C點所在的緯線長
【2】當太陽直射C點所在的緯線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間在6月22日前后B.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C.我國正處于高溫多雨季節D.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四大區域劃分示意圖,EFGH是地理分界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積的“淮”大致位于圖中的位置是( )
A. H處 B. G處 C. F處 D. E處
【2】圖中ABCD所在區域分布有大面積紅土地的是( )
A. A區域 B. B區域 C. C區域 D. D區域
【3】秦嶺—淮河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與它大體相一致的是我國( )
A. 一月 0℃等溫線 B. 400 毫米年降水量線
C. 干旱區和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D. 中溫帶和寒溫帶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南亞的圖文資料,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資料1:南亞概況
南亞的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這里就出現了灌溉農業、青銅冶煉技術和雛形城市.南亞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北部是狹長的喜馬拉雅山地,中部是由印度河和恒河沖積而形成的廣闊平原,南部半島大部分為高原.南亞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6~9月盛行西南風,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風。南亞發展農業生產的熱量資源十分豐富,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氣溫明顯偏高。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年平均降水量可達11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
資料2:南亞政區圖和南亞地形圖
(1)南亞的國家:
南亞最大的國家—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古印度的范圍,根據資料1和南亞政區圖,你認為最有可能屬于古印度范圍的另一個國家是 ,判斷理由是 河流經該國。
(2)南亞的自然環境:
①南亞大部分地區屬 氣候。
②印度的耕地面積很廣,這與印度的 有關。
③乞拉朋齊是世界的雨極,結合資料分析這里降水多的原因是
(3)南亞的人口與經濟:
①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
②南亞各國都是 國家,經濟以 為主,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