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北京的小明暑假去五岳之首——泰山旅游,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看見泰山景區某賓館大廳的四個時鐘,同一時刻四個城市時間不同的原因是 ( )
A.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自轉
B. 地球繞太陽不停地公轉
C. 泰安市緯度低
D. 賓館時鐘損壞
【2】泰山玉皇頂(海拔約1 524米)與山麓的賓館(海拔200米)氣溫相差大約( )
A. 4.5℃ B. 6℃ C. 8℃ D. 12℃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金昌市氣候特點主要表現為“冬冷夏熱,年降水量較少”。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位置和海拔高低
B.地表起伏和人類活動
C.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D.海拔高低和半球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C、D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最接近的年等降水量線是
A. 200毫米 B. 400毫米 C. 800毫米 D. 1600毫米
【2】區域A與B的主要自然特征分別是
A. 干旱 高溫 B. 干旱 高寒 C. 高寒 干旱 D. 濕潤 高溫
【3】區域A最具代表性的畜種是
A. 溫州水牛 B. 三河馬 C. 哈薩克羊 D. 牦牛
【4】“小橋流水人家”描述的景象屬于圖中
A. A區域 B. B區域 C. C區域 D. D區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部沿海區域”圖,完成以下問題.
(1)關于我國海洋產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海洋產業難以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B.海鹽生產及海洋油氣開采等傳統海洋產業增量不足
C.海洋運輸業和濱海旅游業屬于新型海洋產業
D.每年5月16日南海開始兩個半月的休漁期,利于促進捕撈業的可持續發展
(2)關于我國南部沿海區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黃巖島位于海南島的西南方向
B.南海是東亞通往東南亞、大洋洲、非洲以及歐洲的重要海上通道
C.三沙市的成立,既維護了主權,又加強了海洋管理與保護
D.南海諸島周邊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具有重要的交通,戰略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局部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山脈A和B中:位于我國二、三階梯分界上的山脈是: (填名稱),分布有高山草場,適合發展山地牧業的是 (填名稱)。
(2)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 。C地有著名的灌溉農業區 ,其灌溉水源主要來自 (河流)。該河流中游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是由于 嚴重造成的。
(3)D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分布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河。該盆地內有我國最大的沙漠 。盆地中蘊藏著豐富的 資源,盆地中古老的飲水工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中兩位同學正在研究地球運動(地球儀代表地球,白熾燈泡代表太陽),經過觀察他們將演示結果畫成了右圖.讀圖,回答問題.
【1】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運動時正確的做法是( )
A. 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
B. 沿經線方向勻速轉動球體
C. 俯視“北極”,順時針轉動球體
D. 圍繞“太陽”,地球儀做圓周運動
【2】圖中演示的節氣應為北半球的(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3】觀察圖,同學們發現該日( )
A. 北半球晝長夜短 B. 北極附近出現極晝
C. 赤道上晝夜等長 D. 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四位同學針對家鄉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資源的話題進行交流。請你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
A.我家在山區,耕地少,應將緩坡、陡坡地都開墾為耕地
B.我家那里有豐美的草原,我覺得大面積改種小麥也不錯
C.我家在華北平原,這里也應該大面積種植水稻、甘蔗
D.我的家鄉在新疆,這里的綠洲農業發達,瓜果特別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讀南美洲簡圖,完成下列問題.
(1)請描述巴西的緯度位置. .
(2)巴西里約熱內盧第31屆夏季奧運會假如在當地時間2016年8月5日20時開幕,此時北京時間卻是8月6日7時,造成兩地時間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
C.太陽直射點移動
D.晝夜長短的變化
(3)巴西的鐵礦資源豐富,品質優良.假如我國從巴西進口鐵礦石,運輸線路如圖,請說出沿途經過的大洋和運河.
(4)依據圖中信息,分析巴西大量種植熱帶作物的有利條件. .
(5)由于人們不合理的開發,巴西的熱帶雨林面積不斷縮小,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由此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