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
A. 英語 B. 漢語 C. 法語 D. 日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地區的地勢特征是
A. 地勢中間高,南北低 B. 地勢中部高,東西低
C. 西高東低,呈階梯狀 D. 高原為主,地形單一
【2】圖中以蘇伊士運河為界,分隔了亞洲與
A. 非洲 B. 歐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
【3】圖中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發現許多古海洋生物化石,如三葉蟲、鸚鵡螺、珊瑚等。據此可以推斷
A. 古海洋的海平面較高,后來發生了海退
B. 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發生過強烈的地殼抬升
C. 人類曾捕撈大量海洋生物帶到這里
D. 這些海洋生物曾經適應在陸地上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新加坡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加坡位于馬來半島的南部
B、新加坡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C、新加坡號稱“花園城市國家”
D、新加坡是東南亞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屬發達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白山黑水東三省,東北三省不僅是“中國飯碗”,也是“國之重器”。北京某中學師生開展了以東北三省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下圖為東北三省示意圖。依據小組活動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第一小組:以“中國飯碗——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為主題進行學習。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從昔日“北大荒”成為名副其實的“北大倉”。同學們收集資料探究了三江平原成為我國著名商品糧基地的條件,并制作了框圖。
(1)三江平原位于我國 (方位)角,西鄰 (山脈)東南端,東至烏蘇里江,北起黑龍江,南抵興凱湖。地勢西高東低,南 北 。
(2)在下面框圖內橫線上填寫適當詞語反映三江平原成為我國著名商品糧基地的條件。
第二小組:以“國之重器——我國最大重工業基地”為主題進行學習。東北三省的很多工業中心是依托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下圖為大慶、伊春、鞍山的工業結構圖。
(3)在下表中寫出三個工業中心的工業結構特點和與當地自然資源的關系。
(4)20世紀90年代,由于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東北老工業基地出現經濟發展滯后、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選擇填空)。
①推廣節能降耗、減污的綠色生產
②弱化農業發展,扶持工業發展
③調整能源結構,進口煤炭等能源
④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創新產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三小組:以“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進行學習。學生們了解到東北三省借助冰雪旅游,把“冷資源”變為“熱經濟”,成為促進其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下圖為研學資料。
(5)說明每年12月至次年春節前是查干湖冬捕的黃金時間的有利條件。(答出一點即可)
示例:魚類處于冬眠期:易于捕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板塊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丙處是火山、________等地質災害多發地帶,原因是此地處于
兩板塊的________處,地殼________(活躍/穩定)。
(2)根據圖中板塊運動的方向推測,紅海的面積將________(縮小/擴大)。請運用板塊構
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經濟帶建設是我國“十三五”規劃中區域協同發展三大戰略之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該戰略的基本思路。根據左圖、右圖,回答有關問題。
(1)左圖中虛線表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確定界線A和界線B主要考慮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和______ _。
(2)比較右圖中成都與上海冬季氣溫的差異,并從地形影響的角度分析原因。
(3)左圖中甲(陰影部分)為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這里被譽為我國的“魚米之鄉”,請從自然環境的角度簡析該美譽形成的原因。
(4)左圖中乙(陰影部分)為三江源地區,雪蓮和蟲草(一種藥材)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旅游產品。簡要評價采挖雪蓮和蟲草對該區域發展的影響。(從利、弊兩方面分析)。
(5)“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基本思路,請分別列舉長江上游和中下游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