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據新華網2015年1月5日消息:民政部網站公布了由民政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發布的2014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其中洪澇災情總體偏輕,南方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東北、黃淮等地高溫少雨,夏伏旱突出。
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造成我國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風不穩定B.冬季風不穩定C.地形復雜多樣D.南北跨緯度廣
【2】為了緩解東北、黃淮等地夏伏旱,我國采取的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B.跨流域調水C.倡導節約用水D.興修水庫
【答案】
【1】A
【2】D
【解析】
根據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進行分析解答。
【1】夏季風的進退影響到我國大陸東部雨帶的推移,夏季風的不穩定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如果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則會導致“南澇北旱”;如果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北澇南旱”的局面。故選:A。
【2】水資源在時間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比如東北、黃淮等地夏伏旱災害嚴重.針對水資源的季節分配不平衡,年際變化大,有必要興建水庫,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調劑各季節的河流水量。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季風氣候的影響。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 )
A.秦嶺——淮河B.昆侖山—— 祁連山 ——橫斷山脈
C.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D.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南向北緯度升高,氣溫逐漸升高B.我國人口分布均勻
C.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降水逐漸減少D.我國地形類型多樣,平原面積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 許多詩句都與地理現象息息相關。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詩句中,描述氣候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C.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D.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影響桃花盛開時間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球的形狀B.海陸位置C.地形D.緯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兩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淡水資源都缺乏
B.北極地區主體是陸地,南極地區主體是海洋
C.北極地區比南極地區冷
D.都位于高緯度,是冰雪覆蓋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少數民族集中在中部和東部地區B.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C.少數民族地區沒有漢族居住D.漢族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地區
【2】下列少數民族與其集中分布地區相對應正確的是
A.高山族—西藏B.回族—廣西
C.畬族—福建D.傣族—海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是祖國的寶島。有關臺灣的敘述,錯誤的是
A.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B.多火山、地震,玉山是我國東部最高峰
C.森林樹種豐富,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D.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2.5),此時如果受特定天氣影響,極易出現大范圍的霧霾。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霧霾常出現于( )
A.鄉村B.城市
C.自然風景區D.文化旅游區
【2】關于霧霾的正確說法是( )
A.工業生產必然形成霧霾B.大風降溫會加重霧霾
C.機動車限號可消除霧霾D.冬季采暖會加重霧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在動車方面能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主要歸功于大力發展了( )
A.機械工業B.高新技術產業C.冶金工業D.飛機制造工業
【2】京滬高鐵南北連接的我國兩大工業基地是( )
①京津唐工業基地 ②滬寧杭工業基地 ③遼中南工業基地 ④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