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回答問題.
【1】圖中C大陸東部和D大陸西部輪廓幾乎完全吻合,這說明( )
A.地球上現在的海陸分布是由于大陸漂移而形成
B.地球上現在海陸分布是地殼張裂而形成
C.海陸分布是固定的,這種吻合純屬偶然
D.2億年前地球上只有C、D兩大陸為同一塊陸地
【2】造成地球上海陸變遷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 B.全球的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
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陸 D.地殼運動和海平面的升降
【3】大陸漂移學說的提出者是(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魏格納 D.麥哲倫
【答案】
【1】A
【2】D
【3】C
【解析】
試題分析:
【1】大陸漂移假說是20世紀初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形成現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解:圖中C大陸是南美洲大陸,D是非洲大陸,南美洲大陸東部和非洲大陸西部輪廓幾乎完全吻合,這說明地球上現在的海陸分布是由于大陸漂移而形成,故A正確.
故選:A.
【2】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地殼的變動、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解: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地殼的變動、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例如填海造陸等,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3】大陸漂移假說是20世紀初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形成現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解:大陸漂移假說是20世紀初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據此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農業生產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2】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④地最適宜發展的農業是( )
A.種植業 B.林業 C.水產養殖 D.畜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黃河流域局部圖”。一科考隊從①地出發,沿該河主河道沿岸依次對①、②、③、④地進行科學考察。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①、②、③、④地所在的省區依次是:( )
A.內蒙古、陜、晉、魯 B.內蒙古、晉、秦、魯
C.晉、陜、魯、內蒙古 D.晉、魯、內蒙古、秦
【2】科考隊經過對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以下結論:
①:水田成片,竹林廣布 ②:黃土地貌顯著
③:水土流失嚴重 ④:流域面積小
對哪一個地方的考察結論與事實不符:(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五帶分布圖》回答.
(1)寫出圖中字母所處的熱量帶名稱:
B 、C 、E
(2)寫出圖中數碼的緯線的名稱:
① 、②
(3)五帶中,常年炎熱高溫的是 ,四季變化分明的是 和 ,氣候終年嚴寒的是 和 ,有極晝和極夜出現的是 和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沙市由西沙、南沙、中沙的島礁及其海域組成,市政府駐永興島(面積3.2平方千米),水資源短缺困擾著永興島發展,下圖為“三沙市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永興島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儲 B.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時空分布不均 D.氣候炎熱,蒸發強烈
【2】永興島為解決淡水不足所采取的對策可能有:( )
①島內跨流域調水 ②節約用水和循環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以下問題:
(1)理解圖意,在上圖的短線中請標出地球的公轉的方向。
(2)當地球運動到春分點和秋分點時,太陽直射 ,全球晝夜 ,都是 小時。
(3)A點是 日,它的時間是每年的 ,太陽直射 (緯線),此時北半球晝 夜 。
(4)在冬至日這一天,在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會出現 現象。在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會出現 現象。
(5)在北極上空俯視地球,地球自轉時是 時針轉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