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三個國家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三個國家相同的地理特點是
A. 都被南回歸線穿過 B. 地形都分為三大地形區
C. 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 D. 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國家
【2】關于三個國家經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甲國確立了“以農立國”的戰略,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農牧業大國
B. 乙國是僅次于美國的軟件供應國,被稱為“世界的辦公室”
C. 丙國是世界上農牧業高度發達的國家
D. 三個國家都是所在大洲經濟最發達的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海峽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遺跡,其主要原因是:( )
A. 很久以前海底森林消亡 B. 地殼下陷被海水淹沒
C. 砍伐的森林丟到海里 D. 地上樹木被水沖到海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全球海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海洋和陸地面積比約為7:3 B. 全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
C. 全部位于東半球的大洲是亞洲 D. 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是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判斷下面小題(陰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A. 0°,60°E B. 30°E,30°W
C. 0°,120°E D. 0°,30°E
【2】假若此時節氣為春分,以后三個月內將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 黃河中下游地區出現春旱現象 B. 巴西圣保羅晝漸長、夜漸短
C. 南極洲的極夜范圍逐漸縮小到極點 D. 北京白晝時間比廣州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甲區域可觀賞沙漠景觀,參觀坎兒井,尋找“古絲綢之路”的足跡
B. 丙區域和丁區域的分界線是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C. 乙區域因海拔高,氣溫低,河谷農業,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D. 甲丙兩區域的分界線的決定性因素是地形和季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略圖,回答問題
(1)區域C和區域D的分界線大致是一線。
(2)甲地與乙地相比,冬季氣溫較低的是地,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甲地與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較少的是地,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3)如果乘火車從甲地到乙地,沿途能見到的景觀變化是。
A.一望無際的平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深秋時節,沿途樹木變化:樹葉常綠→樹葉枯黃→樹葉全部脫落
C.陽春三月,沿途見到人群的服裝在變多變厚,沿途的傳統建筑的屋頂坡度逐漸變小
D.旱地麥浪如金,蘋果、梨子初上枝頭→河湖眾多,魚池、荷塘、稻田隨處可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土地資源分布示意圖”和“我國南、北方水資源和耕地資源比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其中,秦嶺——淮河以北以 為主,以南以 為主。我國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東南部的山區。
(2)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下列有關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 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發展林業 B 內蒙古高原主要發展畜牧業
C 大興安嶺主要發展種植業 D 新疆主要發展漁業
(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請你列舉一項 。因此,我國把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以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
(4)根據圖中信息,下列對我國南、北方地區水資源和耕地資源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南方水資源多,耕地多 B 南方水資源少,耕地少
C 北方水資源多,耕地少 D 北方水資源少,耕地多
(5)解決我國華北地區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
A 南水北調 B 興修水庫 C 節水灌溉 D 大水漫灌
(6)保護水資源,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 立法保護 B 興建污水處理廠 C 提高節水意識 D 提高水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