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叫地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解答:解: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叫地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我國西部地形多為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則以 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的特征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階梯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第二階梯主要是高原和盆地,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第三階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近海的大陸架水深一般不足200米.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河流的影響是使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對氣候的影響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對水能的影響為階梯交界處水能豐富.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便于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多急流、瀑布,水能豐富,為此我國建造了許多水電站,比如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水利樞紐.
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巒綿延,山勢雄渾,山脈間多起伏平緩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內蒙古高原,位于我國北部,面積100多萬平方千米,海拔1 000米左右.高原地勢平坦開闊,西北部多荒漠、戈壁,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黃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連山、長城和秦嶺之間,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這里是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最廣的區域.長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
云貴高原,在我國西南部,面積有40多萬平方千米.高原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大小不等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當地稱為“壩子”)錯落其中.
故答案為: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昆侖;祁連;橫斷;大興安嶺;太行;巫;雪峰;青藏;4 000;世界屋脊;1000~2000;500;200;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使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大;建造水電站;東西;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青藏高原起伏平緩,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云貴高原地面崎嶇,巖溶地貌分布廣,黃土高原“溝壑縱橫”.
點評:此題考查我國地形的特征,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