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中國主要地質災害的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省級行政區甲的簡稱是_________,省級行政區乙的全稱是_________。
(2)泥石流和滑坡多分布在我國地勢第_________、_________級階梯。泥石流發生時,人們自救的逃生方向A、_________B_________,正確的是_________。
(3)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原因是地處六大板塊中的亞歐板塊和_________板塊、_________板塊的交界帶,地殼比較_________。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青藏地區簡圖”“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三江源地區是黃河、長江和 (河流)的發源地;“三江并流”位于我國 (地形區),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深谷代表地區。
(2)“三江并流”所在地區水能資源豐富,試分析其原因。
(3)某攝影愛好者準備前往本區拍攝高原獨特風光,請列舉他需準備的物品并分析原因。(寫出兩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和四地氣溫降水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地氣候類型區由于受___________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終年降水稀少,對應圖中的_________。該氣候區是我國的____________業(農業部門)主要分布區。
(2)BCD都屬于_________(大陸性、海洋性、季風)氣候,這種氣候有利于農作物種植的共同氣候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BC兩種氣候的分界線大致與________________ 一致。D氣候類型對應圖中的_________。
(3)圖中四地中氣溫年較差較大的是_____________,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4)從干濕地區來說,C地屬于______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三明中考)如圖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與降水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
A.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
B.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C.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D. 全年高溫多雨
【2】該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 )
A. 赤道附近 B. 北回歸線附近
C. 南回歸線附近 D. 極地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中學七年級(2)班舉辦的地理知識競賽活動上,有“是對是錯”這一環節.在該環節中有下面這道題目,其中應該判斷為“×”的是( )
A.亞洲陸地的三面都瀕臨大洋
B.亞洲陸地面積占亞歐大陸的一半
C.赤道穿過亞洲
D.亞洲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右圖,完成下列各題
【1】乙點的經緯度是
A.(40°S,170°E)
B.(40°N,170°W)
C.(20°N,170°E)
D.(10°S,170°W)
【2】下列關于圖中四點位置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丙點在乙點的東南方向
B.丁點在乙點的正北方向
C.乙點在甲點的東北方向
D.甲點在丁點的西南方向
【3】圖示四點所在的緯線圈中,最長的是
A.甲點
B.乙點
C.丙點
D.丁點
【4】若A、B兩人從甲點出發,A向北行,B向東行,如果兩人前進方向保持不變,將會出現的情況是
A.這兩個都可以回到出發地點
B.兩人中,B能回到出發地點,A不能
C.兩人中,A能回到出發地點,B不能
D.這兩個都不可能回到出發地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經緯網圖,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各點的經度緯度:
A點經度__________B點緯度__________C點經緯度_______________D點經緯度_______________
(2)在北半球的點是在東半球的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440米
B.400米
C.531米
D.395米
【2】圖中C表示的地形是
A.山谷
B.鞍部
C.山頂
D.山脊
【3】圖中A表示的地形是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地理區域的名稱: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B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___,本區域多___________(內流/外流)河。
(3)右圖中甲、乙兩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___________,這個少數民族是族。
(4)下表中兩種生產活動分布于左圖中某山脈兩側,填寫這座山脈的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