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中國傳統文化區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天下面食出山西”,山西地處_______文化區,形成這種飲食文化與當地主要糧食作物_______有關。
(2)東部農業文化區以乙_______(河流)為界,分為南北兩大地區,其中①地飲食以“飯稻羹魚”為主,飲食文化深受氣候影響,該地氣候類型是_______。
(3)西部游牧文化區中,新疆印花棉布(圖a)是其特色傳統手工藝品,該地位于_______(季風區或非季風區),棉花品質優良的原因是_______。
(4)②省區所處地形區是_______高原,該省區民族種類最多,圖b是_______族的傳統節日潑水節,西南多民族古老的傳統文化得以保存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
【答案】東部農業 小麥 淮河 亞熱帶季風氣候 非季風區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云貴 傣 地形較崎嶇(閉塞),受外界影響小
【解析】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是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秦嶺--淮河線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干旱是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高寒是青藏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
(1)讀圖可知“天下面食出山西”,山西地處東部農業文化區,形成這種飲食文化與當地主要糧食作物-小麥有關。
(2)東部農業文化區以乙淮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大地區,其中①地飲食以“飯稻羹魚”為主,飲食文化深受氣候影響,該地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3)西部游牧文化區中,新疆印花棉布是其特色傳統手工藝品,該地位于非季風區,該地棉花品質優良的原因是光照充足,夏季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養分的積累。
(4)讀圖可知,圖中②省區是云南省,所在地形區是云貴高原,該省區民族種類最多,圖中b是傣族的傳統節日潑水節,西南多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保存的自然條件是山高谷深,地形復雜,相互隔絕,交通不便。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河流:④_____;地形區:⑤_____盆地;
省區:⑥_____(全稱);行政中心:⑦_____市.
(2)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_____(國家),B_____(國家),C_____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北方地區的水果以蘋果為代表,黃土高原上的農作物一年一熟
B. 南方的海南島、臺灣島、西雙版納等為我國熱帶作物基地
C. 青藏地區以畜牧業為主,運輸方式主要為鐵路和航空
D. 西北地區河流少,多為內流河,主要位于地勢第二、三階梯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示意“青藏地區略圖”、圖2示意“西藏60年來產業結構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西藏自1959年到2018年比重在不斷增加的產業是 。該區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較豐富 的清潔能源如 (列舉一種)。
(2)該地區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的原因是 。
(3)林芝的主要工業部門是 ,其發展該工業部門的原料與青藏地區 (農業部門)密切相關。
(4)機械制造、化學工業是格爾木的主要工業部門。格爾木以 (輕或重)工業為主,分析該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 。
(5)青藏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請為該地區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平方千米 B. 地球的最大周長是6371千米
C. 地球表面七分陸地,三分海洋 D. 地球衛星照片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洲地域廣闊,不同地區居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東南亞的達雅克人聚居在長屋里
B. 北亞的孟加拉人身著毛皮服裝
C. 西亞的貝都因人以捕魚為生
D. 南亞的亞庫特人過著游牧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及周邊地區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在圖中適當位置填寫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四川省。
(2)圖中,字母A是________(國家),B是________(國家),C是________(國家)。
(3)圖中,數字①是________(海洋), ②是________(海洋)。
(4)圖中,甲是________(山脈), 乙是________(山脈)。
(5)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所在的省區③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6)圖中,北回歸線共穿過了________個省區,其中位置最東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