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某地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村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判斷依據是 。
(2)A處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是 ;B處的海拔大約在 米之間。
(3)甲、乙兩聚落,最可能形成城市的是 ;
分析原因是 。(任答一條即可)
下表是十年間該地區人口數量、耕地面積、森林面積、產業結構的變化情況。
(4)上表提供的信息,反映了該地十年來發生的變化是
。(任答一條即可)
(5)張伯在乙村生活了三十多年,最近他感嘆:村旁的這條河流變得越來越陌生,再也找不到十年前的影子了。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十年來當地的發展有可能對河流產生的影響是 。
【答案】(1)丘陵、平原 北部、東部地區的地勢起伏較大,最高處的海拔在500米以下;南部地勢起伏較小,海拔在100米以下
(2)山脊 200——250米之間
(3)乙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乙處為平原(任選一點)
(4)人口數量增長;耕地面積增加;森林面積減少;產業結構由種植業變為種植業、造紙業和木材加工業(任選一點)
(5)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水污染;水量減少。
【解析】(1)由圖可知,圖中甲村的地形是丘陵、平原,北部、東部地區的地勢起伏較大,最高處的海拔在500米以下;南部地勢起伏較小,海拔在100米以下。
(2)A處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是山脊,B處的海拔在200——250米之間。
(3)甲、乙兩聚落,最可能形成城市的乙,因為乙處靠近公路,交通便利,條件優越。
(4)由上表提供的信息,反映了該地十年來發生的變化是人口數量增長;耕地面積增加;森林面積減少。
(5)十年來當地的發展有可能對河流產生的影響是河流含沙量增大,水量減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4年2月,中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泰山站在南極內陸腹地建成開站。
材料二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中國科學家,接到南極科考的任務,在考察南極地區最理想的時間出發了,原定陪小明參加的親子活動被迫取消。
材料三 南極地區略圖
(1)圖中字母A代表的科考站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爸爸不能陪他一起參加______________(填“寒假”或“暑假”)的親子活動。
(3)結合材料三,分析我國四個南極科考站中昆侖站氣溫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爸爸送給小明的照片中,拍攝于南極地區的是_______________。
(5)下列氣候資料,與南極地區符合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有關試題。
材料一:左圖“我國四大區域簡圖” 右圖“中國地形基本骨架圖”
(1)唐朝李煜曾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感慨。造成長江、黃河自西向東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長江中下游平原F、G兩處,適宜建大型水電站的是_____處,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有關資料顯示,近30年來,④地區凍土層正表現為凍土持續天數縮小,凍土深度減小等現象,試分析其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盆地中的綠洲是我國最大的長絨棉和優質瓜果產地,對于該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小明和小芳同學有截然不同的觀點。你同意哪位同學的觀點?并說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5)水是綠洲農業的生命所系,你認為新疆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應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至少答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四大區域來看,A是-----地區.
(2)C地區的耕地類型是----.
(3)在①②兩地中,地形以平原為主的是------(填序號)。
(4)從C區域到B區域,年降水量的變化趨勢是-------.
(5)下列敘述與區域B無關的是( )
A.“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B.“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歐大陸面積達5000多萬平方千米,地理環境復雜,自然景觀各異,讀亞洲部分地區氣候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①~⑤地氣候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陸位置 B. 經度位置 C. 緯度位置 D. 海拔高度
【2】下圖甲乙丙丁四種氣候類型,與①③④⑤四地對應正確的是( )
A. ①—丙 B. ③—乙 C. ④—丁 D. ⑤—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俄羅斯國家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大河和山脈成為俄羅斯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試填出圖中符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B C 。A、B之間的地形區的名稱是
(2)從圖中可以看出俄羅斯的運輸方式以鐵路為主且大致分布在南方,導致這種交通布局可能的原因是 ( )
A.南方地形平坦,鐵路建設成本小
B.南方土地多且土壤肥力低,建設鐵路正好充分土地資源
C.鐵路運輸方式靈活,速度快
D.北方氣候嚴寒,不利于其他運輸方式的建設和利用
(3)俄羅斯地跨 兩大洲,首都是 。
(4)摩爾曼斯克是 洋沿岸的重要港口,每年冬季有一段時間會出現 (極晝或極夜)現象。
(5)俄羅斯的客運主要以鐵路和公路為主,貨運主要以 和 為主,俄羅斯河流眾多但是河運卻不占主要地位(河運價值不高)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達1 500多次,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生日本迄今震級最高地震——里氏9.0級地震(圖三),整個日本東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嘯襲擊。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緬甸東北部發生了里氏7.2級地震(圖一)。
材料二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民居多以便于拆裝的輕質材料修建,主要目的( )
A.防風御寒B.防震抗災C.防潮避暑D.節約環保
(3地震發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宮城縣牡鹿半島向震中所在的東南方向移動了5.3米,同時下沉了1.2米,由此說明了地殼是__________________(穩定的/變動的)。
(4)地震引發的海嘯給日本宮城縣附近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破壞。圖三所示,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并簡要分析原因 。
(5)圖一中所示半島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該半島的城市分布與河流的關系是_____。河流①是_______________,它在中國境內被稱為瀾滄江,最終流入太平洋。
(6)圖一所示該半島區域重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其發展該糧食作物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
(7)緬甸地震和日本地震間隔時間較短,但專家解釋說,二者沒有直接的關系,專家這樣說的依據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行為不會對西雙版納的旅游環境帶來不良影響的是( )
A. 在旅游時,攀折花木、枝條
B. 在景區隨便就餐,造成的垃圾隨地就扔
C. 發現有在景區墻壁上亂刻亂畫的情況及時制止并擦拭干凈
D. 景區留影時抱著可愛的動物一起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