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區域是地區,是①(河流)、②(河流)、瀾滄江源頭,有我國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特點是。
(2)其中河流②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它的泥沙主要來自中游的高原。下游流經華北平原,有“”之稱,最終注入海。
(3)區域C和D的分界線是(山脈)——(河流)一線,區域D耕地的主要類型是 , 主要糧食作物是。
(4)關于四大地理區域優勢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A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區域B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區域C主要是地熱能和核能
D.區域D主要是水能和有色金屬
(5)B區域自然環境特點是干旱,所以該區域土地荒漠化嚴重,你認為解決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1)青藏;長江;黃河;高寒
(2)黃土;地上河;渤
(3)秦嶺;淮河;水田;水稻
(4)D
(5)
種植耐旱植物,植物固沙,發展滴灌等節水農業。
【解析】(1)我國根據各地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點劃分為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四個地理單元,由圖可知:A區域是青藏地區,青藏地區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故高寒是該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是①(長江)、②(黃河)、瀾滄江源頭,有我國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2)由圖可知:河流②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黃河,自東向西注入渤海,流經了千溝萬壑,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故它的泥沙主要來自中游的黃土高原;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水流平緩,泥沙淤積于此,故形成“”地上河。(3)由圖可知:區域C是中國北方地區、區域D是南方地區,故區域C和D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秦嶺—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地區以水田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4)由圖可知:A是青藏地區,優勢資源是地熱能和核能;區域B是西北,優勢資源是石油和天然氣;區域C是北方地區,優勢資源是煤炭和石油;區域D是南方地區,優勢資源是水能和有色金屬,故選D。(5)解決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可以采取種植耐旱植物,植物固沙,發展滴灌等節水農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出下列地形部位:A , B , E
(2)該地形圖的等高距是米。
(3)A地在B地的方向。如果A、B兩地的圖上距離是4厘米,那么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是千米。
(4)想要登上A處最省力的路線是(C或F ),因為該路線等高線較 , 坡度較;選擇D線路,你可能溯水而上,因為該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視紀錄片《第三極》首次聚焦青藏高原,與南北兩極比,它是唯一有人類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第三極”的原因是( )
A.干旱
B.濕熱
C.高寒
D.炎熱
(2)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是( )
A.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3)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區,藏南谷地成為農田、城市最集中的區域,其最大的優勢是( )
A.緯度較低,交通很便利
B.地形平坦,交通較便利
C.地勢較低,水熱較充足
D.距海較近,水熱較充足
(4)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關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被譽為“中華水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②長江、黃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④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農業生產景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讀我國某地農業生產景觀圖,判斷該地位于( )
A.黃土高原
B.大興安嶺
C.江南丘陵
D.東北平原
(2)該地的主要糧食作物及耕作制度是( )
A.小麥 一年一熟
B.小麥 兩年三熟
C.水稻 一年一熟
D.水稻 一年兩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形與河流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地形能影響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河流也能塑造局部地區的地形。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示意圖能夠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2】決定亞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B.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C. 氣候復雜多樣 D. 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并結合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新疆喀什是中國的西大門,與五國接壤。喀什將以“東有深圳、西有喀什”為目標,依托國家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中亞、西亞廣闊市場,努力把喀什建設成為世界級的國際化大都市。
材料二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
(1)新疆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本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2)新疆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通過 工程輸送到東部地區,該工程起點位于 盆地的輪南。
(3)深圳隔 (河)與澳門相望,通過 (鐵路線)與香港相連。
(4)中國有句俗語,“想致富,先修路”,基礎設施是大范圍、寬領域、高效率合作的基礎。“一帶一路”主要覆蓋亞洲、 、 三大洲,域內相當一部分是基礎設施發展的薄弱地帶,基礎設施建設也自然成為“一帶一路”戰略優先領域。
(5)某港商想去喀什投資建廠,請你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說明理由。(可能很多,選取一種)
方案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我國甲、乙兩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地區河流水文特征的差異是( )
A.甲地區河流結冰期較短
B.乙地區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小
C.甲地區河流有春、夏兩次汛期
D.乙地區河流含沙量較小
(2)甲、乙兩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是( )
A.甲地區山地為主耕地較少
B.乙地區春旱嚴重,水資源緊張
C.甲地區經常受臺風夜襲,澇災嚴重
D.乙地區交通不便,勞動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板塊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板塊的名稱是( )
A. 亞歐板塊 B. 印度洋板塊
C. 太平洋板塊 D. 非洲板塊
【2】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紅海會縮小 B. 地中海會縮小
C. ①山脈會消失 D. ②山脈會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測紅海不斷擴張是由哪兩大板塊漂移分離的結果( )
A.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B.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C.非洲板塊和美洲板塊
D.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