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旱災發生頻次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地形區位于旱災出現頻次﹥30的是
A. 華北平原 B. 東北平原
C. 云貴高原 D. 青藏高原
【2】下列關于圖中甲、乙、丙三地旱情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地區常受臺風影響,可緩解旱情
B. 乙地區位于干旱地區,旱情嚴重
C. 丙地區終年少雨,旱情嚴重
D. 三地旱災頻發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年內、年際變化大
【3】我國西部地區旱災發生的頻次較少,主要原因是
A. 終年濕潤 B. 人口稀疏、城鎮較少
C. 氣溫年較差大 D. 工農業發達,城鎮密集
【答案】
【1】A
【2】D
【3】B
【解析】
【1】據圖可知:于旱災出現頻次﹥30的地區依次是甲華北地區、乙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丙珠三角地區,對照選項不難判斷華北平原旱災出現頻次﹥30;東北平原、云貴高原、青藏高原旱災出現頻次小于30,故本題選A。
【2】據上題分析可知:甲為華北地區,該地區位于我國的部分地區,收臺風影響的幾率很小;乙為長江中下游地區,該地區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屬于濕潤地區;丙為珠三角地區,該地區一年中降水的時間較長;三地都位于我國的季風氣候區,該氣候主要特點是降水的年內、年際變化大,再加上人口多,經濟活動密集,因此旱災頻次較高,故本題選D。
【3】我國的西部地區,深居內陸降水少,但由于人口稀少,城鎮較少,工農業不發達,因此旱災發生的頻次較少,故本題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讀圖,回答問題。
(1)下列有關臺灣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以平原為主
B.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C.最長的河流是濁水溪
D.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2)影響臺灣島交通線呈環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東南某地高速鐵路工程建設等高線規劃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___。
(2)A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B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
(3)圖中螺溪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鐵路橋甲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實際長度為___________米。
(4)為保護鐵路,在圖中①處建有護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沿直線MN繪制地形剖面圖。請將圖中未完成的地形剖面圖補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進入老年型社會。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中國進入老年型社會的年份是
A. 1990 B. 2000
C. 2010 D. 2020
【2】為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政府提出的措施是
A. 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B. 鼓勵向海外移民
C. 加快城市化進程 D. “全面二孩”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
A.人口分布不均,東部人口少
B.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動力短缺
C.城鎮人口比重大,農村人口比重小
D.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
(1)①處所在的山體部位名稱是 .
(2)圖中A山頂位于B山頂的 方向.
(3)②處的海拔可能是 .(填字母)
A.360米 B.50米 C.140米 D.260米
(4)③處會形成瀑布,說明理由 。
(5)④河段和⑤河段流速較快的是 .(填序號)
(6)⑥處登山者能否看到⑦處的登山者,說明判斷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