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下面兩段材料 ,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6分)
材料一:1975年,我國科學考察登山隊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巖石中發現了含有魚、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
材料二:近年來,人們發現在臺灣海峽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著古代森林的遺跡。
兩段材料說明了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說明地表形態如何變化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預言:幾千年后,紅海將擴大,地中海將消失。試用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的學說來解釋這種現象。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滄州市七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甲、乙、丙分別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A. 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B. 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C.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D. 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咸陽市片七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首次實現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哥倫布 B.麥哲倫 C.庫克 D.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滄州市七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看地圖方法,適用于
A.所有地圖
B.所有經緯網的地圖
C.帶有指向標的地圖
D.不帶經緯網和指向標的地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滄州市七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由公轉引起的是
A.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 B.晝夜的更替
C.四季的變化 D.太陽的東升西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七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地球某種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 本圖表示地球的_______運動,地球在軌道上運動一周所需的時間是_________。
(2) 在地球運動軌道處的短線上補繪箭頭,以正確表示地球此種運動的方向。
(3) 地球在這種運動的過程中,地軸的方向是______的,且它的空間指向______。
(4) 由于地球在圖中A、B、C、D的不同位置,受________的情況不完全相同,從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節正好_______。
(5)當地球運動到A處時,此時是北半球的_____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七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本初子午線的敘述, 錯誤的是( )
A.本初子午線就是1800 經線
B.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舊址
C.本初子午線是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
D.本初子午線就是00經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莆田市八年級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干濕地區名稱:A 為 地區,B為半濕潤地區,C為半干旱地區,D為 地區。
(2)A與B的界限大致為 嶺—— 河線。
(3)圖中數碼①和②代表影響我國的夏季風,①為 季風,②為 季風,它們分別來
自 洋和 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