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地形圖完成以下問題:
(1)山脈A是 , 它的北側是盆地,其南側的地形區是盆地.
(2)山脈B是山脈,C是 . 山脈B、C之間的地形區是;C山脈的最高峰位于我國與邊境上.
(3)山脈D是 , 其東側的地形區是 , 西側的地形區是 .
(4)E是山脈,西側是高原,東側是平原.
(5)山脈 F是 , 走向是 , 南面的地形是 .
(6)H是(山脈),位于我國地勢第級階梯上.
(7)G是山脈,其東側是平原.
【答案】
(1)天山;準噶爾;塔里木
(2)昆侖;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尼泊爾
(3)大興安嶺;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
(4)太行;黃土;華北
(5)秦嶺;東西;四川盆地
(6)南嶺;三
(7)巫山;長江中下游
【解析】(1)山脈A是天山,它的北側是準噶爾盆地,其南側的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2)山脈B是昆侖山脈,C是喜馬拉雅山.山脈B、C之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C山脈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位于我國與尼泊爾邊境上;(3)山脈D是大興安嶺,其東側的地形區是東北平原,西側的地形區是內蒙古高原;(4)E是太行山脈,西側是黃土高原,東側是華北平原;(5)山脈F是秦嶺,走向是東西,南面的地形區是四川盆地;(6)H是南嶺,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上;(7)G是巫山山脈,其東側是長江中下游平原.
所以答案是:(1)天山;準噶爾;塔里木;(2)昆侖;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尼泊爾;(3)大興安嶺;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4)太行;黃土;華北;(5)秦嶺;東西;四川盆地;(6)南嶺;三;(7)巫山;長江中下游.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流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A為全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我國西部鋼鐵基地攀枝花附近建有水電站。
(2)B為我國市,上海新區已成為長江流域乃至全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3)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貿易中心,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4)從圖中反映出的有關問題分析,為保證本流域今后經濟繼續增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應采取的措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1“世界人口密度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亞洲的東部和部,歐洲,北美洲的東部等,人口最稠密的這四個地區中,主要以黃色人種為主的是 .
(2)圖1中C地人口密度是每平方米不足人,導致該地人口密度較低的主要原因是氣候;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氣候 .
(3)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關系密切,圖2三幅民居建筑中,窯洞是我國黃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它冬暖夏涼,與當地降水(多或少)的氣候條件相適應,反映濕熱環境特點的建筑是(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我國甲乙兩地各月月均溫和月降水量氣候資料,讀圖回答問題.
(1)甲地月降水量最多出現在月,乙地月降水量多出現在月.
(2)甲地冬季氣候特點是 , 此時,最容易帶來的災害性天氣是 .
(3)我國甲乙兩地兩種氣候類型的地理分界線大致是 , 甲乙兩地中和祖國寶島臺灣同屬一個自然地理單元的是地.
(4)根據氣候資料,說出甲乙兩地夏季共同的氣候特征并說明其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洲面積廣大,自然環境復雜。讀亞洲略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地的優勢能源礦產資源是______,目前該資源輸往我國最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是__。
(2)乙河流域整體地勢 。
(3)丙國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簡析丁地人口密集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如圖可看出南亞地區( )
A.吹東北季風時降水多
B.吹西南季風時降水少
C.水熱豐富有旱澇災害
D.地形對降水有很大影響
(2)對南亞氣候敘述,正確的是( )
A.全年高溫多雨
B.冬季溫和多雨
C.一年分熱季,涼季和雨季
D.雨季前氣溫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若A、B兩地在圖上量得直線距離為4厘米,比例尺為1∶50 000,則A、B兩地相距( )
A.2千米 B.20千米 C.200米 D.2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主要滑雪場分布圖和拉丁美洲地形圖,回答問題:
(1)讀圖可知,世界主要滑雪場分布于A洲和B洲,兩洲隔C洋。
(2)讀拉丁美洲地形圖,拉丁美洲主要位于于五帶中的帶,①地形區是 , ②是大洲分界線:運河。
(3)讀圖可知,南美洲滑雪場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部,請試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