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4年2月8日,我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之后我國在南極建成的第四個南極科考站。如圖為中國南極科考站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說說我國南極科考站建站時間一般都選擇在1、2月份的原因。
(2)在南極建昆侖科考站時,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氣象條件?
(3)科學家在南極地區多年考察發現,該地區有冰川融化加速、冰層變薄的現象,請解釋原因。
【答案】
(1)
1、2月份是南極的暖季,且有極晝現象,便于進行科學考查。
(2)
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3)
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地球變暖。
【解析】(1)南北半球季節相反,11~12月為北半球冬季時,南半球為夏季。南極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為冬季時,南極地區為極晝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學考察。所以人們多選擇在11月到次年2月在南極的暖季時間去進行科學考察。(2)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夏季出現極晝時,太陽總在地平線上,但太陽高度小,陽光嬌弱無力,根本無法驅散冰原上的寒氣。(3)近50年來,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地球變暖的一個征兆是南北極地區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
所以答案是:(1)1、2月份是南極的暖季,且有極晝現象,便于進行科學考查;(2)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3)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地球變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和“泥石流活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A點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_。從因地制宜的角度,乙處適合發展____業(填農業部門)。
(2)沿甲、乙兩條路線登山,比較容易的是______。
(3)圖中B、C兩地適宜攀巖運動的是_______。
(4)李莊和吳莊圖上距離約為2.5厘米,則實地距離為________千米。
(5)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山谷地帶,右圖中泥石流發生時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______。
(6)為了不妨礙地面交通,高速鐵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橋和隧道的形式。D、E兩處需要架橋的是______,圖中高速鐵路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珠江三角洲區域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代號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海洋:②;城市:⑤;特別行政區:B。
(2)特別行政區A的美譽有“”等(寫其中一個即可)。連接A地區與北京的鐵路干線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所示為 聚落,乙圖所示為 聚落。
(2)據丙圖中信息分析,影響A、B、C三地聚落選址的共同因素是 。
(3)A、B、C三地聚落的形態多為 狀。
(4)圖中A處河流的流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