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游學地理“項目策劃了四條線路游學中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四條游學地理線路中,跨越我國三級階梯的是( )
A.路線Ⅰ
B.路線Ⅱ
C.路線Ⅲ
D.路線Ⅳ
(2)當沿路線I走到甲時,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
A.大漠孤煙直
B.水村山寨酒旗風
C.林深不知處
D.風吹草低見牛羊
(3)當沿線路Ⅲ經過乙山脈時,發現其兩側差異有( )
①農耕區和畜牧區②香蕉和柑橘③陸運和水運④屋頂坡度大和屋頂坡度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當沿線路IV來到丙時,其所在地形區是(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黃土高原
D.遼東丘陵
【答案】
(1)B
(2)A
(3)D
(4)A
【解析】(1)讀圖可得,路線Ⅰ跨越我國地勢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路線Ⅱ跨越我國地勢三級階梯,路線Ⅲ位于我國地勢第二階梯,路線Ⅳ位于我國地勢第三階梯.故選:B.(2)讀圖可得,路線Ⅰ經過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圖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當沿路線I走到甲時,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觀是大漠孤煙直;依據題意.故選:A.(3)讀圖分析可知,圖中乙山脈為秦嶺;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明顯的差異.其差異表現在,該線以北以陸運為主,以南以水運為主;該線以北屋頂坡度小,以南屋頂坡度大;依據題意.故選:D.(4)依據位置,讀圖分析可知,圖中甲為塔里木盆地,乙為秦嶺,丙為東北平原;依據題意.故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所列的四個比例尺中, 最小的是( )
A. 圖上 1 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00千米 B. 1/50000
C. 五十萬分之一 D. 1: 100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緯度 B.位于東半球,高緯度
C.位于西半球,中緯度 D.位于南半球,高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地區人口、城市、交通、農業、地形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長春是 省的省會,該省簡稱為 。
(2)東北地區交通運輸網四通八達,其中 運輸方式占主導地位。
(3)東北地區城市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東北地區人口分布不均勻,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千米2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 (地形區)和 (地形區)。影響東北地區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視紀錄片《第三極》首次聚焦青藏高原,與南北兩極比,它是唯一有人類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第三極”的原因是( )
A.干旱
B.濕熱
C.高寒
D.炎熱
(2)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是( )
A.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3)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區,藏南谷地成為農田、城市最集中的區域,其最大的優勢是( )
A.緯度較低,交通很便利
B.地形平坦,交通較便利
C.地勢較低,水熱較充足
D.距海較近,水熱較充足
(4)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濕地一三江源地區,關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被譽為“中華水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②長江、黃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到拉薩可拍攝到的景觀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東北糧食地位圖”(下左圖)、“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分布圖”(下右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商品糧基地即“糧食生產基地”。歷來以產糧為主,糧食商品率較高,能穩定地提供大量余糧的農業生產地區。一般具有較好的糧食生產條件和基礎,有較高的人均糧食占有量和較大的糧食增產潛力。我國有九大商品糧基地,它們是:太湖平原 、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 、江漢平原 、江淮地區、成都平原、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
(1)我國有九大商品糧基地,其中在東北三省的有 和 。
(2)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 ﹪。
(3)請你說一說東北三省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自然條件和人文因素。
自然條件:
人文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貴廣高鐵示意圖”(如圖),完成下列各題.
【1】貴廣高鐵的橋梁和隧道特別多,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復雜 B. 降低成本 C. 氣候多變 D. 保護耕地
【2】貴廣高鐵的開通,便于我們( )
A. 觀海潮 B. 登泰山 C. 游漓江 D. 看大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