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及有關“氣候資料”圖,完成下列問題。。
(1)C、D兩地理區域之間的分界線是________一線,該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2)劃分A區域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乙地受氣候影響,耕地主要為________,
(3)丙地氣候能反映出B區域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因此,________成為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
【答案】秦嶺—淮河 地形 水田 干旱 水源
【解析】
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一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1)讀圖可得,A是青藏地區,B是西北地區,C是北方地區,D是南方地區,C北方地區與D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2)青藏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劃分青藏地區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乙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受氣候影響,多為水田。
(3)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該地區主要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氣候干旱,水源成為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局部經緯網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書寫A點的經緯度,A(_____),____);
(2)C點在東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五帶中的____帶;
(3) AB在同一條經線上,A點在B點____方向;
(4)請在圖上恰當的經線上描出東西半球分界線。(將經線描粗或描成其他顏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圖是“我國溫度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
【1】下列關于秦嶺---淮河一線地理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亞熱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B. 南方以水田為主,北方以旱地為主
C. 北方以水運為主,南方以陸運為主
D. 1月00C等溫線與400mm年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2】我國秦嶺——淮河一線是( )
A. 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B. 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C.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D. 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種植業中,旱地主要分布在( )
A. 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季風區
B. 青藏高原地區
C. 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季風區
D. 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
【4】四大地理區域中,關于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青藏地區綠洲農業
B. 北方地區畜牧業為主
C. 西北地區河谷農業
D. 南方地區水田種植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問題。
(1)在同一條等降水量線上,各點的降水量______________。
(2)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________(多或少);大陸西岸降水________(多或少)。
(3)中緯度地區,沿海地區與大陸內部年降水量相比,沿海地區降水__________,大陸內部降水__________,影響降水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低緯度地區(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__ (多或少),高緯度地區(兩極地區)降水__________ (多或少),影響降水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山地,迎風坡降水__________ (多或少),背風坡降水__________ (多或少),影響降水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華北部分地區地貌類型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填寫地理名稱:
海域:A________海、B________海;
地形區:C________平原、D是我國五岳中的________山;
河流:E________河、F________河。
(2)圖中的沖積扇和沖積平原的泥沙主要是由E從中游________高原上帶下來的,目前該高原的水土流失仍然十分嚴重,請你給該高原的水土流失開出治理良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對該自然資源及實施該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天然氣,西氣東輸工程 B. 天然氣,川氣東送工程
C. 水能,西電東送工程 D. 水資源,南水北調工程
【2】該資源從甲地區調配到乙地區,對甲地區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是( )
A. 有利于建立外向型經濟 B. 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C. 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D. 將該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3】關于圖中甲、乙兩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地區的地形特征為“三山夾兩盆”,水能資源豐富
B. 甲地區的人口、工業和城市集中分布在盆地中部
C. 乙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礦產資源極為豐富
D. 乙地區人口稠密,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株潭城市群是我國中部地區發展的典范,經濟正在崛起。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河流A是________,B是________湖。
(2)利用圖中信息,量算武漢到長沙的實地距離約為________千米。
(3)圖中廣大地區歷來是我國的“魚米之鄉”,重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_,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_。
(4)北京的晶晶暑假來湖南旅游,乘火車走________線到達長沙。你給她介紹長沙的兩個名勝古跡________、________。一路上你還介紹了湖南四季分明的________氣候,紅色旅游勝地、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________。
(5)洞庭湖洪澇災害頻繁,為了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針對減少洪澇災害,你有何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區和B區的分界線大致沿_______(山脈—河流)一線分布,這條線大致與我國1月________℃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
(2)A、B兩區中,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更優越的是______區(填字母),該區的農田類型多為________(旱地/水田)。
(3)確定A區和C區界線的主導因素是____,C區草場廣布,是我國重要的____業基地。
(4)“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所描述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A________地區;D區在________高原上,形成了________的自然特性,在海拔較低的谷地分布著河谷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