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國四條地理界線。讀圖回答問題。
【1】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四條線中的_____(填代號)。
【2】①線經過的山脈中,呈西北—東南走向的是_____。
【3】①、③線之間的地形主要屬于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
【4】圖中a處年降水量少于b處原因_______________
【5】圖中B地區氣溫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②
【2】祁連山
【3】D
【4】地處內陸,距海遙遠
【5】地處青藏高原,地勢高,氣溫低
【解析】
試題分析:
【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因此,圖中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四條線中的②。
【2】①線經過的山脈有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其中,呈西北—東南走向的是祁連山。
【3】①是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③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間的第二級階梯地形主要屬于高原和盆地,分布著我國三大高原和三大盆地。
【4】圖中a處位于西北內陸,距海洋遠,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小,降水少;b處位于沿海地區,受濕潤氣流影響明顯,降水多。
【5】在山地,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圖中B地區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所以氣溫低。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課上,小明和同學們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運動,探究地球運動基本原理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下圖是演示過程中的一幅光照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演示觀察,小明對地球上每天的晝夜更替現象做出了以下解釋。正確的是
①與地球自轉有關 ②與地球公轉有關 ③與地球上五帶有關 ④與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有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地球一小時”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2017年3月25 日,參與活動的民眾于當地時間20:30—21:30熄燈一小時,以此支持該項活動。下列關于圖中A、B兩地活動時間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地熄燈早于B地 B. A地熄燈晚于B地
C. A地和B地同時熄燈 D. A地和B地同時結束活動
【3】在演示地球公轉的過程中,以下操作錯誤的是
A. 保持地軸空間指向不變 B. 保持光源的位置和高度不變
C. 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D. 公轉方向自東向西
【4】當小明把地球儀“公轉”到某個位置時,觀察到圖中所示的光照情況。該日
A. 太陽直射赤道 B. 臨沂正值冬季
C. 臨沂晝長夜短 D. 我市校園旗桿正午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3月28日發布,“一帶一路”促進世界區域合作蓬勃發展。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甲海峽,過A 洋,B 洲,穿乙 運河,最終到達C 洲。
【2】“一帶一路”連接大陸東西,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國家多為 (發達或發展中)國家。
【3】海上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的最西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試分析其人口稠密的原因。
【4】請補充完整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西安的經緯度位置(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回歸線從東向西穿越我國的省區有
A、云南、廣西、廣東、臺灣 B、臺灣、廣東、廣西、云南
C、臺灣、廣西、廣東、云南 D、云南、廣東、廣西、臺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6月12日~7月13日,世界杯足球賽在巴西舉行。本屆世界杯比賽多安排在當地下午或晚上舉行,我國球迷卻在半夜或凌晨收看現場直播,造成這種時間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位置不同 B.地球的自轉
C.海陸位置不同 D.地球的公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日照中考)距離量算有多種方法。利用“同一條經線上,緯度相差1°,距離約為110千米”進行量算是方法之一。讀臺灣島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臺中市到大陸的直線距離最接近( )
A. 50千米 B. 200千米 C. 500千米 D. 1 000千米
【2】臺灣島被稱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是因為( )
A. 風景名勝多,古建筑金碧輝煌
B. 是我國最大的島嶼,沿海盛產珍珠
C. 回歸線穿過,緯度低,終年炎熱干燥
D. 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和水產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