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的人口密度分布”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吉林、山東、西藏三省區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
(2)觀察如圖可知,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我國東部和西部人口密度的差異狀況是 。
(3)從圖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比較大的B地區是 平原,人口密度比較小的A地區是 高原,C地區是 高原,D地區是 盆地。
(4)根據以上分析,請簡要說明造成我國人口密度差異的主要因素。
(5)人口增長過慢,會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問題?
【答案】(1)山東 吉林 西藏;(2)東多西少
(3)華北;內蒙古;青藏;塔里木
(4)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東部地區平原廣闊,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城鎮多,人口集中。西部多高原、山地,氣候干旱少雨,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城鎮少,人口稀疏。(每要點1分,從東西部角度分析,只要意思相近即可)
(5)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導致勞動力數量不足,影響社會可持續發展。
【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吉林、山東、西藏三省區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山東、吉林、西藏。
(2)觀察如圖可知,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我國東部和西部人口密度的差異狀況是東多西少。
(3)從圖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比較大的B地區是華北平原,人口密度比較小的A地區是內蒙古高原,C地區是青藏高原,D地區是塔里木盆地。
(4)根據以上分析,請簡要說明造成我國人口密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東部地區平原廣闊,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城鎮多,人口集中;西部多高原、山地,氣候干旱少雨,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城鎮少,人口稀疏。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川渝區域圖和有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川渝地區位于我國西南,地處亞熱帶,該地區及周邊構成以山地、盆地、丘陵為主的地形狀態。山多河多,地勢高差大。該地區東部和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山區則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殘丘、落水洞、溶洞、暗河等喀斯特景觀。
材料二:川渝地區主要自然資源潛在價值與全國比較
地區 | 資源潛在總值占全國比重(%) | 資源人均潛在值(全國平均數為100) | 資源結構(%) | |
農林牧資源 | 礦產水能資源 | |||
全國 | 100 | 100 | 65.1 | 34.9 |
四川、重慶 | 15.78 | 147.4 | 43.1 | 56.9 |
(1)根據圖1所示的5個海拔區間中,海拔高度在 m之間的地域,人口密度與海拔增加成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與人口密度負相關最明顯的是 m的區間。
(2)考慮自然因素的影響,如果建設同等級的高速公路,單位里程造價最低的地區是( )
A.山東丘陵 B.珠江三角洲 C.川渝地區 D.華北平原
(3)圖中M城所在區域是該地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試分析其形成與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4)圖中P城所在區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P城市所在的平原農業地域類型是 ;分析其農業發展的主要區位條件: 。
(5)根據所給材料,簡要分析川渝地區如何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進行區域開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地球不自轉,可能產生的現象是( )
A.“一天”(一個晝夜)的時間變長
B.地球上沒有季節變化
C.地球上沒有極晝極夜現象
D.地球上沒有什么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序號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地形區.其中①是 盆地,②是 盆地,③是 高原。
(2)圖中Ⅰ、Ⅱ、Ⅲ分別表示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地勢特征表現為 .安徽省主要位于第 級階梯上。
(3)受地勢影響,我國許多大河流向為 ,水能資源在 處十分豐富。
(4)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 ﹣巫山﹣雪峰山。大興安嶺東側為 平原,西側為 高原,該高原地表特征為 。
(5)從地形上看,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 及低緩的 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季節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東南季風由 洋吹向我國大陸;西南季風由 洋吹向我國大陸,其氣候特點是 .
(2)圖中季風的影響是導致我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回答:①受圖中季風影響,我國東部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節.
②根據圖中風向判斷,此時我國外流區的河流處在 (汛期或枯水期).圖中季風活動不穩定易導致 災害頻繁.
(3)世界上大多數的動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方,是由于我國的氣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大洲和大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面積最大的海洋是大西洋
B.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
C.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
D.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