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甲地區表示_______區,甲乙兩區之間的分界線大致經過:A_____________、陰山山脈、B___________、巴顏喀拉山和岡底斯山。
(2)C是呈東西走向的_______山脈,它大體與我國1月份_______等溫線相一致。C山脈南側是________(填溫度帶),北側是_________(填干濕區)。
(3)圖中箭頭所示的夏季風,按風向命名,它們分別是來自太平洋的_______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_______季風。
(4)乙區夏季氣候的共同特征為________________,氣候條件優越,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5)乙區夏季降水類型大多屬_________(選填“對流雨”、“鋒面雨”、“地形雨”)。受季風影響,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____(長、短);但是夏季風進退不穩定,當夏季風強容易造成________(南澇北旱、北澇南旱)。
【答案】非季風 大興安嶺 賀蘭山 秦嶺 0℃ 亞熱帶 半濕潤地區 東南 西南 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鋒面雨 長 北澇南旱
【解析】
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氣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干冷氣流的影響,氣候寒冷,干燥少雨,氣候具有大陸性。
(1)圖中甲地于我國西北地區,受夏季風影響小,為非季風區;乙地位于我國東南地區,受夏季風影響大,為季風區。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A大興安嶺、陰山山脈、B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和岡底斯山一線。
(2)圖中C是秦嶺山脈,呈東西走向;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我國1月0℃等溫線吻合,也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3)我國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顯著,夏季主要受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及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沛。
(4)乙區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5)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風帶來的。當夏季風的暖氣流登陸北上,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時,因暖空氣輕,冷空氣重,較輕的暖濕氣就會被抬升到冷空氣之上,形成了鋒面雨。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時間長;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時間短。我國夏季風進退不穩定,當夏季風勢力過強時,雨帶早早地被推到北方地區,容易導致北澇南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讀我國1960-2045年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含預測)圖。
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全面二孩”政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以緩解老齡化帶來的系列問題
B.可以在短期內解決人口性別比例失衡問題
C.有利于完善我國人口發展戰略
D.有利于促進人口與社會、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2】讀圖可知,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45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非洲板塊內部
B.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C.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位于太平洋板塊內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E、F兩地相比較,地形坡度較陡的是_______地。圖中李莊大致位于周莊_______方向。若李莊與周莊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村莊的實地距離為_______千米。
(3)圖中小河干支流匯合后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
(4)該地計劃修筑一座水庫,壩址應選在_______ 處(填寫圖中字母)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局部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 a.b.c.d 全部位于( )
A.北半球B.南半球C.東半球D.西半球
【2】根據地球儀的形狀判斷,實際距離最短的是( )
A.abB.cdC.bcD.ad
【3】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與 ad 所在經線組成經線圈的是( )
A.30°EB.150°WC.150°ED.3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藏袍是藏族服飾的代表,這樣的服飾對于藏民來說,最為合適不過了,是因為( )
A.當地空氣稀薄
B.當地降水多
C.當地晝夜氣溫變化大
D.當地海拔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