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讀我國北方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各題。
【1】北方地區位置和范圍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位于內蒙古高原以南B.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
C.位于黃河以北D.東部瀕臨渤海、黃海。
【2】有關北方地區內部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地形以平原為主
B.②地區黃土廣布,水土流失嚴重
C.①②③地的主要耕地類型都是旱地
D.②③地區相比,春旱嚴重的是②地區
【3】下列關于②③兩地地理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②地為“暖溫帶”,③地為“寒溫帶”
B.②地種“冬小麥”,③地種“春小麥”
C.②地是“黑土地”,③地是“黃土地”
D.②地屬“半濕潤區”,③地屬“濕潤區”
【答案】
【1】C
【2】C
【3】C
【解析】
【1】
北方地區位于內蒙古高原以南,故A選項正確。北方地區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故B選項正確。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故C選項錯誤。北方地區東部瀕臨渤海、黃海,故D選項正確。根據題意,故選:C。
【2】
①是黃土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故A選項錯誤。②是東北平原,黑土廣布,①是黃土高原,黃土廣布,水土流失嚴重,故B選項錯誤。①黃土高原的傳統民居以窯洞為主,故C選項錯誤。②東北平原的作物熟制為一年一熟,③華北平原的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故D選項正確。故選D。
【3】
②地為“寒溫帶”,③地為“暖溫帶”,故A錯誤。②地種“春小麥”,③地種“冬小麥”,故B錯誤。②地是“黑土地”,③地是“黃土地”,故C正確。②地和③地都屬于“半濕潤區”,故D錯誤。故選C。
本題考查我國北方地區各地形區的特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地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____。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圖中有一處地形部位為陡崖,該陡崖高度最低不低于________米。
(3)某地理興趣小組進行登山活動,A、B兩條登山路線中,比較容易攀登的是_______。
(4)圖中王村和趙村均形成聚落。從圖中可以看出:王村位于趙村的______方向;趙村形成聚落的自然條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
(5)圖示地區位于________(填“東”或“西”)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春季,河流流量顯著增大的現象稱為春汛,河流出現春汛的原因是多樣的。讀“哈爾濱氣候資料表”(表一)和“松花江哈爾濱水文站流量年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表一:
【1】哈爾濱氣溫的最低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分別是
A.1月、7月 B.1月、8月
C.8月、1月 D.2月、8月
【2】根據圖中信息,下列關于哈爾濱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確的是
A.徑流量最大的季節與區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B.冬季無結冰現象
C.流量的季節變化不明顯
D.冬季出現了斷流現象
【3】圖中顯示松花江出現了明顯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工水庫將冬季充沛的降水進行攔蓄,在3月末開閘放水
B.春耕未開始,農業用水量少
C.3月末雨季到來,大量降水補給河流
D.冬季及初春固態降水(雪)因氣溫低于0℃而長期累積,在3月末4月初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如圖1“北京市地圖”和如圖2“北京市多年氣溫、降水資料圖”,完成下列問題
(1)北京位于______平原的西北角,北面是燕山山脈,西面是①______山脈,地勢由______向______傾斜。
(2)分析如圖2可知,北京屬于典型的______氣候,氣候特點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3)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擁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如果有機會去北京,你最想參觀的兩個名勝古跡是 ______、______。
(4)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成為國際著名的現代化大都市。______是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的風向判斷,這是 季風.
(2)圖中①箭頭表示 季風(東南.西南),主要來自 洋;②箭頭表示 季風(東南.西南),主要來自 洋.
(3)此時,我國季風區內降水量較 (多、少),氣溫較 (高、低),這種氣候特點是否有利于農業生產. .
(4)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 災害 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