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A.五帶的變化 B.晝夜交替現象
C.太陽的回歸運動 D.四季變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三省圖,回答問題。
(1)圖中鐵路線是東北三省聯系我國廣大地區的一條重要干線,其鐵路線名稱是。
(2)圖中①表示的是平原。
(3)①地曾經是沼澤遍地、人跡罕至的“北大荒”,現在卻是我國的“米糧倉”。請簡要說明①地成為我國“米糧倉”的自然條件。
(4)圖中②是工業基地。
(5)②工業基地的發展歷程是東北三省老工業基地發展的縮影。1990年以來,②工業基地的許多企業由于設備和技術老化、產品結構單一、環境污染嚴重、資源面臨枯竭等問題,競爭力下降,使當地的經濟發展速度滯后于沿海發達地區。80年代初期,遼寧省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廣東省的2倍,而現在廣東省的國民生產總值卻是遼寧省的2倍。
請依據材料,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提供合理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涉及東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歐洲等11個地區。沿線總人口44億,經濟總量21萬億美元。某校地理興趣小組模擬“一帶一路之旅”,組織旅行團分別沿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到歐洲西部。他們在沿途發現地理景觀呈現一定變化規律;在目的地,則發現當地居民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要食物,該飲食結構與其農業密切相關。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陸上旅行團發現:我國內陸植被呈現森林——草原——荒漠的變化規律,這主要是受
(2)目的地的居民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要食物,是因為該地區的農業以 為主,當地人們把 稱為“綠色的金子”。
(3)我國工業品運往歐洲,鐵路運輸與海洋運輸相比,優勢是 。
(4)“一帶一路”的實施體現的意義正確的是( )
A.國際合作和經濟全球化 B.阻礙各國之間貿易往來
C.不利于各國資金融通 D.各國經濟自成一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黃河、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圖表回答問題。
(1)黃河和長江均發源于 高原,圖中它們的分水嶺是 (山脈),該山脈和 河構成了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2)圖表顯示我國水資源分布的特點是 (時間\空間)不均,相應治理措施是 。
(3)長江流域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汛期長。長江的汛期集中在 季,主要受 (夏季風\冬季風)的影響。
(4)我國古代溝通南北方地區的重要水路是 ,該河又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輸水主干道。
(5)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上游興建大中型水庫
C.下游培修、加固大堤 D.中下游疏浚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洋B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洋。
(2)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① 運河,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②山脈。
(3)C大洲是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③是運河。
(4)位置最南的大洲是 , 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圍的大洲是。
(5)沿南回歸線由本初子午線開始向東前進,依次經過的大洋和大洲有:、非洲、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稱。
A BC D
(2)圖示方框表示的是該區重要的自然保護區名稱為自然保護區。
(3)關于青藏地區生態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場資源不足,加上過度放牧,是我國土地沙化最嚴重的地區
B.長期種地養地,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大幅下降
C.暴雨集中,土質疏松,形成了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D.氣溫低牧草矮小,畜牧能力低
(4)青藏地區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D.人口稠密,勞動力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