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省份:A 省. B行政中心 .C 省.D行政中心是 . E簡稱是 .
(2)ABCDE五省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有兩個簡稱的是 ,與直轄市相鄰的省是 .(都填省名)
(3)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我國的省區是:云南省、 、廣東省、 .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詩句蘊含的地理知識的解釋,錯誤的是( )
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B.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夏季風難以到達
C.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長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
D.北國正冰封,南天春意濃——我國夏季南北氣溫差別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工業基地分布圖”,回答。
(1)寫出我國四大工業區的名稱。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四大工業區中,以重工業為主的是______(填字母),
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_______(填字母)。
(3)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農業也較發達,
其中A地種植的糖料作物為 ,
D地種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
B地區耕地類型為 ,
C地區主要糧食作物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 )
A.山脊、山頂、陡崖、山谷
B.山頂、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頂、山脊
D.山頂、山谷、山脊、陡崖
【2】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
A.從西向東流
B.從東南向西北流
C.從北向南流
D.從西南向東北流
【3】甲村所在虛線區域內的地形類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下圖是臺灣省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釣魚島的敘述,錯誤的是
A.位于我國東海,屬于低緯度地區
B.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屬于熱帶氣候
C.在臺灣島的東北方向,屬于無人居住島
D.島嶼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
【2】關于臺灣省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候復雜多樣,降水南北差異大
B.地勢低平,山地少平原多
C.河流短急,蘊藏著豐富的水能
D.生物多樣性,有“世界花園”之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為西北地區,不受季風的影響
B. 乙屬于南方地區,均位于我國第三級階梯
C. 丙是北方地區,1月氣溫在0°C以上
D. 丁是青藏地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山脈名稱:B. ,C. .
(2)內海:H ,湖泊:L .
(3)河流F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河;制約F河流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奇怪的是,當地農作物發生嚴重旱情時,農民卻愈發期望天氣再熱一些,其原因是 .
(4)G河是我國經濟價值最高的一條河流,上游經濟價值主要體現在 ,中下游主要體現在 .
(5)G河中下游和M河下游都流經平原,同為我國重要的農耕區;關于這兩個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B.糧食作物均以水稻為主
C.耕地類型都為水田
D.同為人口稠密地區,勞動力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地理探究小組搜集到當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并利用其進行探究活動。請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參與到活動中。
第一步:了解居民點情況
(1)甲居民點位于乙居民點的 方向,規劃公路的直線距離約 千米。
第二步:判斷區域地形
(2)甲居民點海拔大約為 米。
(3)該區域的地形以 、 為主。
第三步:提出區域發展措施
(4)該地擬劃出C,D兩塊土地,吸引“種糧大戶”王老七與“果樹大王”韓老六來發展高效農業。請幫助他們選擇承包土地,并說明理由。
“種糧大戶”王老七選擇 ,因為這里: 。
“果樹大王”韓老六選擇 ,因為這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黃河流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字母代表的黃河沿途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最終注入的海洋名稱:
A 高原,B 高原,C 高原,D 平原,E 海.
(2)寫出黃河各河段的分界點名稱:① 鎮(位于 省級行政區);② .
(3)黃河中游有兩條支流注入:③ 河,④ 河.
(4)⑤是黃河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⑥為我國最大的湖泊﹣﹣ 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