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陸地總面積約多少萬平方千米?( )
A. 830 B. 930 C. 960 D. 990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符合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措施的是( )
①季節休漁期政策 ②清除珊瑚礁 ③大規模灘涂圍墾
④投放人工魚礁 ⑤增殖放流魚苗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 )
A. 20°E和160°W的經線圈劃分 B. 0°緯線圈劃分
C. 0°和180°經線圈劃分 D. 20°W和160°E經線圈劃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長期以來,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農業品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新鄭是大棗的故鄉,1978年,在發掘裴李崗文化遺址時,發現了8000年前的碳化棗核,說明當時在新鄭一帶,先民們就已開始種植大棗。大棗生長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產區年均溫15℃左右,屬于喜溫果樹,喜光照,耐寒、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下圖為河南省示意圖。
材料二 20世紀80年代,由于經濟快速發展,新鄭許多村民選擇外出打工,村里的棗樹無人管理,大部分棗園被開發成工業用地。隨著城鎮工業化帶來的污染日益嚴重,棗樹開始枯萎、凋亡,導致新鄭大棗種植面積減小,并不斷外遷到新疆等地
材料三 為了激發棗農的積極性,新鄭政府增加了大棗種植的財政補貼,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種,開發新產品。如今,新鄭已成為全國棗產品集散地,大棗制品遠銷全國與世界各地。政府還將大棗種植與文化旅游相結合,開展了集采摘,餐飲,養生為一體的近郊生態旅游,每年吸引游客10余萬人。
(1)分析新鄭成為大棗故鄉的主要自然原因。
(2)分析新鄭大棗種植面積不斷減小的主要原因。
(3)提出振興新鄭大棗產業的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和世界年降水量合成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由低緯向高緯 。
(2)A地的氣候特點是 ,B地的氣候類型是 。
(3)世界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區集中分布在 (緯線)附近。
(4)北半球等溫線比較彎曲的原因是 。
(5)王希同學在登錄網站查閱資料時,一則意大利冬季發生洪水災害的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認為這一報道可信嗎?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