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
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
B.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C.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秦嶺﹣淮河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五帶劃分圖》回答.
【1】寫出圖中字母所處的熱量帶名稱: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寫);有陽光直射現象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城市1、7月平均氣溫數據表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1分析,我國氣溫分布的特點是冬季南北氣溫差異,越往北氣溫越 ,夏季南北普遍。
【2】圖2“我國干濕地區劃分示意圖”中,字母A代表 地區,B代表地區 (填干濕地區名稱)。A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大體上經過(山脈)、(河流)一線,該線與1月份等溫線、mm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3】由圖可知,我國降水空間分布從向遞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個城市降水柱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四個城市各月柱狀圖表明,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量由________向______逐漸減少。
【2】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分配都_________(均勻或不均勻),降水集中在_________季。
【3】南方雨季開始______(早或晚),結束_______(早或晚);北方雨季開始_____(早或晚),結束__________(早或晚)。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_______(長、短)。
【4】我國東部地區,雨季開始和結束的遲早主要是由_______季風的進退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主要農作物是( )
A.冬小麥、谷子、花生、棉花
B.春小麥、玉米、大豆、甜菜
C.水稻、油菜籽、棉花、甘蔗
D.青稞、甜菜、春小麥、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右圖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____;
【2】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對高度是__米;
【3】AB一線和CD一線和E處的地形分別是:AB_______,CD_______,E____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4】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地的實際水平距離為_________米。
【5】圖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煙臺中考)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部門以及農作物的分布有著重要影響。同學們以美國為例進行了探究。
一、探究過程
(1)有同學將美國中、西部地區加以對比,作了如下表格,請幫助該同學把表格補充完整。
(2)作物的生長習性不同,對自然條件的需求也不同。有同學讀完兩幅圖后,將水稻和小麥的生長習性及分布的自然條件進行了比較,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雙項)
A.水稻更耐旱和喜溫涼
B.小麥更耐寒、耐旱
C.水稻分布區水熱條件更好
D.小麥分布區水熱條件更好
二、基本結論
(3)通過以上探究可知,地形、光照、熱量和________等自然條件對農業發展影響很大。
三、拓展延伸
區域的自然條件不同,農業發展方向也不同。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4)該地區以________(地形類型)為主,氣候具有干旱的特點。
(5)根據該地區的自然環境狀況,推測A地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________;對于B地適宜種植小麥還是水稻,同學們意見不一。你同意哪種觀點,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東營中考)印度和巴西作為“金磚國家”,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兩國自然地理特征相同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位于東半球 B. 海陸兼備的國家
C. 熱帶雨林面積廣大 D. 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
【2】關于兩國社會經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
B. 巴西的農業主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
C. 印度高新技術產業發達
D. 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