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詩人海子說:“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幵。”圖為福建沿海某島嶼依山傍海而建、 錯落有致的石厝(石厝就是當地傳統民居)。當地“盛產”石頭和臺風。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當地傳統民居的特點是
A. 石屋、頂尖、窗小B. 石屋、頂緩、窗小
C. 木屋、頂尖、窗大D. 磚屋、頂緩、窗大
【2】當地傳統民居設計,主要是為了
A. 防風B. 排水C. 保濕D. 除濕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實驗過程,敘述正確的是( 。
A. 自東向西撥動地球儀B. 擺放地球儀時,北極指向北方
C. 燈光能照亮地球儀的大部分D. 此時,光線直射北回歸線
【2】觀察實驗:用打開的手電筒模擬“太陽”,將地球儀放置在手電筒前方,撥動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此實驗能較好地演示( 。
A. 四季變化B. 五帶的形成
C. 晝夜交替D. 影子長短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長江三角洲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三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該區的核心城市是_____,其代碼是______。
(2)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我國_______經濟帶和________經濟帶的交匯處,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得天獨厚,請你寫出至少三條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條件。
(3)長江三角洲地區河湖密集,農業發達,自古就有_______的美稱。
(4)該地區經濟發達,請用一句話評價他它的地位。
(5)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大不利因素是什么?為此國家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樓房的影子,圖2示意不同緯度地區某日正午的景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現象:圖1中,夏季樓房影子較_______(長、短),說明夏季正午太陽升得較_______(高、低)。圖2中,熱帶影子最短,該緯度地帶獲得的太陽光熱較_______(多、少)。
(2)說明原因:由于地球繞著太陽_______(自轉、公轉),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在北回歸線和_______(填緯線名稱)之間來回移動,從而引起正午影子長短的變化。
(3)體驗生活: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帶,為保證低層房屋的采光,樓與樓之間距離的設計應參考_______(季節)的光照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圖“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及乙圖“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勢等因素影響,四大地理區域A、B、C、D的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其中自然特征為“干旱”,東西景觀差異大的是____(填字母)區域。該區域“干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黃河的①②③河段,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是________(填序號)河段,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C、D兩區域分界線大致與下列哪些界線相吻合?________(填字母選項)
①1月0℃等溫線
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線
③熱帶與亞熱帶分界線
④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
⑤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4)北京屬于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填字母)區域,屬于乙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氣候類型,主要氣候特征是________。
(5)云貴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填字母)區域,該區典型的地貌是________,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分別是( )
A.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B.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C.渤海、黃海、南海、東海、
D.東海、渤海、黃海、南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人口展望:2012年修訂版》報告指出,在未來12年中,全球人口預計將從現在的72億增加到81億,2050年達96億。讀相關圖回答:
(1)圖中A所在緯線的緯度是 。
(2)乙地人口密度 (大、。。影響尼羅河流域和亞馬孫河流域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交通
(3)讀圖歸納世界人口稠密區的分布特點(可從緯度、海陸和地形任一方面分析)。
(4)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0億,人口數目過多,增長過快,有可能帶來的問題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南、北美洲的比較,正確的是( )
A.西部沿海地區的氣候類型都相同
B.兩洲都有大面積溫帶大陸性氣候
C.兩洲地形都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
D.兩大洲氣候都具有暖濕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