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十一”長假期間,外出旅游的游先生登山到甲地,通過GPS衛星定位確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圖).請你幫助游先生判斷。
(1)甲地位于(南、北) 半球, (溫度帶)。
(2)圖東部是 (地形),西部是 (地形),河流大致流向是 。
(3)如果游先生想到達山頂,分別從甲、乙兩地爬山,哪條線路省力?請說明理由 。
(4)游先生在乙地測得氣溫是21.6℃,此時山頂的不低于氣溫 ℃。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填出圖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板塊的名稱:
A._______板塊;
B.________板塊;
C.________板塊;
D._________板塊;
E._________板塊;
F._________板塊
【2】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____________ 板塊,澳大利亞大陸處于___________板塊。
【3】各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 ,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4】喜馬拉雅山是_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__板塊碰撞擠壓而成的。
【5】板塊是不斷運動著的,根據測量,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 (擴張、縮小)。
【6】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帶是 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溫度帶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指標是___。
(2)填注溫度帶名稱:B___帶、C___帶。
(3)B與C之間的分界線大致沿___(山脈)___(河流)
一線。F帶與___(填地形區名)的范圍大體一致。
(4)農作物可一年三熟,適宜生長芒果、香蕉的是___帶。(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錯誤的是
A.資源短缺,人均資源不足,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B.交通擁擠,住房緊張
C.生活水平很快提高,受教育程度提高
D.就業困難,社會治安混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下列有關我國瀕臨的海洋,敘述正確的是( )
A.東海和瓊州海峽屬于我國的內海
B.臺灣島東海岸瀕臨印度洋
C.香港、澳門瀕臨南海
D.黃河東流注入黃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1、圖2和圖3,回答下列問題。
(1)圖2中山脈A是________,劃分丙、丁兩大區域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
(2)圖2中a河和b河均發源于____高原,曲折東流奔騰入海,由此反映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____。
(3)圖1中景觀圖①反映的是四大地理區域中________地區典型的自然景觀。“小橋流水人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真實寫照,圖1中的②、③景觀體現了該地區________文化的旅游特色。
(4)臺灣島內自然資源種類多樣,除了森林、水果、魚類、海鹽、石油外,由于地形和氣候的原因,還蘊藏著________資源。
越來越多的農業大學畢業生走向田間地頭,給農民朋友推薦優良作物,畜禽品種,推薦合適的農業類型,成為備受農民朋友需要和尊重的農業技術指導人員,下面請你嘗試做一回農業技術指導。
(5)丙地區東部牧草生長良好,適合發展______業,a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湖較多,適合發展______業。
(6)東營班級通過角色扮演學習四大地理區域的特征,圖3是他們在微信群中的聊天記錄,四位同學描述的特征與圖1中的區域搭配正確的是______。
A.小華—甲 B.小明—乙 C.小龍—丙 D.小麗—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搜集了以下兩幅圖來探究影響氣候的部分因素。請你參與進來完成下列問題探究。
(1)圖甲中A、B兩地單位面積獲得太陽光熱較多的是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圖乙表示各地年最低日均溫與最高日均溫的分布,自西向東溫年較差逐漸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