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位于我國的( )
A. 大陸架上 B. 第二級階梯 C. 第三級階梯 D. 第一級階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符合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資源--華北多,西南少
B. 草地--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濕潤地區
C. 林地--西北多,東北少
D. 耕地--南方以水田為主,北方以旱地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6月17~23日,國家電網在青海省首次嘗試以太陽能、風能及水能等100%清潔能源供電一周。此次嘗試為國家電網首次在省級范國的清潔電力供應嘗試,這標志我國在新能源電力供應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圖示意青海省電力生產結構。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青海省發展水電的優越區位條件是
①地域廣,土地遼闊 ②冰川積雪廣布,為河流補給水源 ③人口增長快,電力需求不斷增長 ④河流湍急,水能蘊藏量大⑤峽谷發育,多良好壩址
A. ①②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③④
【2】在我國,與青海省的能源資源相似度最高的省區是
A. 黑龍江省B. 內蒙古自治區
C.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D. 西藏自治區
【3】與青海省相比,沿海經濟發達省區實現全部清潔能源供電面臨的主要困難是
A. 電力需求量大,能源資源不足B. 人口眾多,人均耗電量大
C. 開發條件差,清潔能源利用率低D. 火力發電量大,消費比重高
【4】藏區的平頂碉房以石塊為原料修建而成。形成該建筑風格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層淺薄,林木稀少B. 交通閉塞,經濟落后
C. 地勢高聳,氣候嚴寒D. 深居內陸,降水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對我國干濕區分布最主要的影響是( )
A.緯度位置的影響
B.地形的影響
C.夏季風的影響
D.植被的影響
(2)圖中甲區域干濕區類型與氣候類型組合正確的是( )
A.半濕潤區、溫帶季風氣候
B.濕潤區、亞熱帶季風氣候
C.干旱區、熱帶季風氣候
D.半干旱區、溫帶大陸性性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福建省地形和夏秋降水量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描述福建省的緯度位置特點________。
(2)A山脈的名稱是______,它是福建省與_______省的分界線。
(3)B河的名稱是______,其干流流向為___________。
(4)根據右圖,判斷福建省的地形以___________為主。
(5)福建省夏秋季節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夏秋季節多發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燈照明時間圖,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氣溫的變化
B.地球的形狀
C.地球公轉
D.地球自轉
(2)abcd四日中,最有可能是夏至日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沿海、沿江地區工業迅速發展,一些老工業中心成長壯大,新工業中心不斷涌現,并形成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工業基地,我國這四大工業基地發展的共同優勢是( )
A. 地理位置優越
B. 區內都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C. 水力資源豐富
D. 都是著名的僑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地圖”,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字母A是中國
B.日本城市主要分布在島②上
C.圖中字母E是太平洋
D.圖中字母a是日本首都東京,位于瀨戶內海沿岸
(2)有關日本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日本是太平洋東部的群島國家
B.日本境內平原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C.氣候冬暖夏涼,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D.日本的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
(3)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
B.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廣闊
C.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發揮多港灣的有利條件,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
A. 23個省,5個自治區,3個直轄市和3個特別行政區
B. 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C. 24個省,6個自治區,3個直轄市和3個特別行政區
D. 24個省,6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