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 “某日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和 “天安門廣場升降旗時間表”,回答下列問題。
(l)地球自轉的周期為 。請在圖中北極上空補繪箭頭,以正確表示地球自轉運動的方向。
(2)圖所示,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此時,北京和甲地的時間不同,產生這利舊寸間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該日南極圈內夜長時間約為 小時。
(3)圖所示,北京地區的時間狀況為 (選擇填空)o
A.深夜 B.黃昏 C.上午 D.正午
(4)天安門廣場國旗與太陽同升同降。圖11所示日期與表2中 (日期)最接近,該日北京地區白天時長是
(5)某校同學繪制了北京一年不同時期正午時刻教室內的光照情況示意圖,如圖12所示。圖中能夠反映圖所示日期北京正午時刻教室內光照情況的是 (選擇填空)
(6)北京一年中正午時刻教室內的光照變化主要是 (選擇填空)o
①由地球自轉運動引起的 、谟傻厍蚬D運動引起的
③與太陽的東升西落有關 、芘c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有關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24小時(一天) 略
(2)北回歸線 由地球自轉運動引起的 24
(3)C
(4)6月25日 15小時01分
(5)A
(6)D
【解析】曾提分析:該題以讀某日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和 “天安門廣場升降旗時間表”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地球自轉的周期、方向,產生的時間差異;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讀圖可知,地球自轉的周期為24小時(一天),地球自轉運動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2)讀圖可知,太陽直射的緯線是北回歸線。此時,北京和甲地的時間不同,產生這利舊寸間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地球自轉運動引起的。該日南極圈內夜長時間約為24小時。
(3)讀圖可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對于北京來說,是白天的上午,故答案選C。
(4)天安門廣場國旗與太陽同升同降。圖11所示日期與表2中6月25日最接近,該日北京地區白天時長是19:47-4:46=15小時01分。
(5)讀圖可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接近直射,ABCD四個選項中,A符合題意。
(6)北京一年中正午時刻教室內的光照變化主要是②由地球公轉運動引起的;④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有關,故答案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區域簡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描寫的是我國的四大區域中的( )
A. 甲地區 B. 乙地區 C. 丙地區 D. 丁地區
【2】【2】下面對乙丙兩區域分界線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此線是我國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
B. 此線與我國1月0 ℃等溫線的分布大體一致
C. 此線與我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大體一致
D. 此線是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山脈和河流位置示意圖,它們是我國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的河流是( )
A. 遼河 B. 黃河 C. 淮河 D. 渭河
【2】對圖中甲、乙兩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甲地區地處濕潤地區
B. 乙地區主要農作物是小麥
C. 甲地區景觀以草原和荒漠為主
D. 乙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A是_________洋,B是_________山脈。
(2)甲、丙兩國地勢起伏變化有共同之處,據圖分析其東西方向上的共同之處是_____。
(3)牛仔褲耐磨耐臟,選料多為粗棉布。丙圖數碼①、②代表的農業帶中,能夠為生產牛仔褲提供原料的是______(填數碼)。
(4)甲國的畜牧業和采礦業都較發達;因該國羊毛生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被稱為“__________”的國家,因出口煤、鐵等礦石較多被稱為“________”的國家
(5)高溫易引發森林火災。甲國每年森林火災的高發時段是_____。
A.12月~次年2月 B.5月~7月 C.3月~5月 D.9月~次年11月
(6)丙國東北部五大湖沿岸地區鋼鐵工業發達,請利用圖示信息解釋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但又被稱為“中國的憂患”。據圖及下表回答
(1)對黃河各河段流量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上游河段一直在增加
B.中游河段逐漸增加
C.中游河段先增加再減少
D.下游河段一直減少
(2)河口至三門峽河段含沙量增長快的原因
A.流量減少 B.河道曲折 C.流經黃土高原 D.支流少
(3)有關黃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上游河段水土流失最嚴重
B.中游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
C.治理黃河的根本在于加強青藏高原水土保持
D.泥沙沉積不斷抬高河床,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4)圖中陰影部分地勢高低狀況是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
(5)將下列選項中的序號填入下圖中,完成流程圖。從循環圖中可以看出,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指出治理該問題最主要的生物措施。
①農作物產量下降
②破壞植被,開墾荒地,砍伐森林
③人均耕地減少,燃料需求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1月2日5時9分,在臺灣省臺東縣附近海域發生了5.6級地震,若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來解釋,下列與此次地震關系最大的板塊可能是:
A.非洲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 D.美洲板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你認為下列各項能作為海陸變遷證據的是:
A.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
B.智利發生8.9級大地震,導致房屋倒塌
C.珠江口沿岸出現赤潮
D.杭州灣兩岸架起了跨海大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B.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
C.亞洲面積廣大,是世界第一大洲
D.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