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的首期研究成果在拉薩發布。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的原因是
①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為“世界屋脊”
②氣候寒冷,與南北極相似
③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④多大江大河,淡水資源豐富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2】本次科考發現青藏高原開始變濕變暖,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
A. 冰川面積加大,高原生物數量迅速增多B. 冰川融化加劇,河流源頭水量增加
C. 冰川崩塌常見導致地震災害頻發D. 湖泊水位上升,咸水湖成為淡水湖
【3】科考報告中提到,岡底斯山脈隆起時,喜馬拉雅山脈還有一部分被海水覆蓋。此研究成果說明( )
A. 山體隆起是因為板塊的張裂運動B. 地球上發生著陸地與海洋的變遷
C. 地球上由六大板塊構成D. 地球上的海洋水量變少了
【4】現在青藏高原成為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有生物演化“天然實驗室”的美譽,其影響因素是( )
A. 海陸位置B. 緯度C. 地形D. 氣候
【答案】
【1】A
【2】B
【3】B
【4】C
【解析】
【1】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的原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世界屋脊”;氣候寒冷,與南北極相似,故選A。
【2】科考隊員發現青藏高原開始變濕變暖,造成的后果可能有冰川融化加劇,河流源頭水量增加,冰川面積會縮小,高原生物數量會減少,冰川崩塌也不會造成地震,不會使咸水湖變成淡水湖,故選B。
【3】科考報告中提到,岡底斯山脈隆起時,喜馬拉雅山脈還有一部分被海水覆蓋,說明了地球上存在的海陸變遷運動,說明喜馬拉雅山地區曾經是海洋,故選B。
【4】題目中提到“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所以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美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除本土外,美國還有一個州
B. 耕地面積廣大,約占世界耕地面積的10%
C. 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
D. 美國是世界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出下列地形部位:A , B , E
(2)該地形圖的等高距是米。
(3)A地在B地的方向。如果A、B兩地的圖上距離是4厘米,那么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是千米。
(4)想要登上A處最省力的路線是(C或F ),因為該路線等高線較 , 坡度較;選擇D線路,你可能溯水而上,因為該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上五帶分布”示意圖,回答:
(1)圖中所代表的“地球上五帶”分別是:A帶,B帶,C帶,E帶。
(2)氣候終年炎熱的帶是(填字母)。
(3)③是帶和帶的分界線(填名稱)。③這條緯線的名稱是 , 緯度是。
(4)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帶(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洲和大洋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序號、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名稱 ①洲;③洲;⑤洲;A洋;B洋。
(2)寫出圖中大洲的分界線: ①、②兩洲的分界線是運河;③、④兩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山脈~海峽。
(3)某大洋“絕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這里終年冰封”,該大洋是洋。(填名稱)
(4)我國位于洲(填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氣候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回歸線自西向東分布著三種氣候類型:A是__ __,B是__ __,C是__ __。
(2)D處是__ __氣候,E處是__ __氣候,這兩種氣候中,具有雨熱同期特點的是____(填圖中的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視紀錄片《第三極》首次聚焦青藏高原,與南北兩極比,它是唯一有人類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第三極”的原因是( )
A.干旱
B.濕熱
C.高寒
D.炎熱
(2)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是( )
A.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3)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區,藏南谷地成為農田、城市最集中的區域,其最大的優勢是( )
A.緯度較低,交通很便利
B.地形平坦,交通較便利
C.地勢較低,水熱較充足
D.距海較近,水熱較充足
(4)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關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被譽為“中華水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②長江、黃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④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我國甲、乙兩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地區河流水文特征的差異是( )
A.甲地區河流結冰期較短
B.乙地區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小
C.甲地區河流有春、夏兩次汛期
D.乙地區河流含沙量較小
(2)甲、乙兩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是( )
A.甲地區山地為主耕地較少
B.乙地區春旱嚴重,水資源緊張
C.甲地區經常受臺風夜襲,澇災嚴重
D.乙地區交通不便,勞動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