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南方有“端午吃粽子”的習俗,2019年端午節(6月7日),這一天地球正運行在右圖中的( )位置附近
A. ①點B. ②點C. ③點D. ④點
【2】2019年端午節,學校旗桿的影子長度最接近中圖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
【3】左圖中旗桿位于教學樓的
A. 正東B. 正西C. 正南D. 正北
【4】在左圖測得旗桿至教學樓的長度為3厘米,那么旗桿至教學樓的實地距離是
A. 3米B. 30米C. 300米D. 3000米
【答案】
【1】D
【2】D
【3】A
【4】B
【解析】
【1】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題目所示的地球公轉圖中①點為秋分(9月23日左右),②點為冬至(12月22日左右),③點為春分(3月21日左右),④點為夏至(6月22日左右)。因此端午節(6月7日)地球大致運行到④點附近,故答案選擇D。
【2】由上一題可知,端午節接近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附近,我國南方地區太陽高度角小,影子較短。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旗桿影長當中,丁的影子最短,故答案選擇D。
【3】將圖中的指向標平移到教學樓,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即可判斷旗桿位于教學樓的正東方。故本題答案選擇A。
【4】圖中的比例尺為1:1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米,若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為30米。故本題答案選擇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龍卷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小強同學根據天氣預報將龍卷風始發地M及運動方向在經緯網地圖中作了標注。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M地的經緯度位置是( )
A.29°S,112°E
B.29°N,112°W
C.29°N,112°E
D.29°S,112°W
(2)龍卷風移動的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南向東北
D.自東北向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圖,完成下列問題。
(1)出現夏至日的時間,一般是每年的(時間)前后。
(2)此時,太陽直射 , 該緯線的緯度是。
(3)據圖可知,北極圈內出現現象,而南極圈內出現現象。
(4)此時,蓬溪城市晝夜長短變化情況是。
(5)夏至日前后的6、7、8三個月是北半球的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最能反映臺灣與祖國大陸之間的歷史和文化淵源的是()
A. 臺灣和福建等省都分布著樟樹林
B. 臺灣和福建等省的許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媽祖
C. 臺灣和福建都分布著高山族等少數民族
D. 臺灣與福建在地質上同屬于一塊大陸板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烏克蘭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烏克蘭位于歐洲東部,地處東歐平原,黑土面積約占全國三分之二,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被譽為“歐洲糧倉”。烏克蘭東部是世界著名的工業區,冶金、機械、電力、化學等重工業發達。
(1)分析烏克蘭成為“歐洲糧倉”的有利自然條件。
(2)分析烏克蘭東部發展重工業的優勢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人口密度超過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有、山東省、和臺灣省。
(2)甲圖中虛線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此線北端的A是黑龍江省的 , 南端的B是云南省的。由此可看出,我國東南部人口密度 , 西北部人口密度。
(3)AB線東南部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43%,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94%,請從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方面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探究:我省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對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圖11(我國各省區人口密度分布圖)和圖12(江西省山河分布示意圖)是該學習小組探究過程中查閱到的部分資料。
讀圖,完成下列探究。
(1)該學習小組在探究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時,需要查閱哪些方面的地圖資料?
(2)結合圖12資料,請你推斷江西省人口的分布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
A地區,B地區,C地區,D地區。
(2)A地區主要的耕地類型是 , 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3)B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4)C地區主要位于我國的第階梯。
(5)A,B地區的劃分界限大致以(山脈)、(河流)一線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