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神圣的領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字母A和B分別代表( )
A. 浙江省和瓊州海峽B. 廣東省和瓊州海峽
C. 福建省和臺灣海峽D. 福建省和渤海海峽
【2】下列關于臺灣省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B. 地勢西高東低
C.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D. 山脈為東西走向
【3】臺灣的經濟特點是( )
A. 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B. 以旅游業為主
C. 出口貿易一直是其重要的經濟命脈D. 以重工業為主
【答案】
【1】C
【2】A
【3】C
【解析】
【1】讀圖可知,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神圣的領土。北臨東海,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東臨太平洋。圖中A是福建省,B是臺灣海峽,故選C。
【2】圖中的臺灣島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約占全島的2/3。臺灣山脈集中分布在島的中部和東部,呈東北一西南走向;平原約占臺灣島的1/3,多分布在臺灣省西部沿海地區;臺灣島地勢總的來看是東高西低。故選A。
【3】臺灣省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臺灣省大部分工業原材料和能源需要進口,每年又有大量工業制成品需要出口,因此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相當大。臺灣利用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形成“進口--加工--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故選C。
本題考查臺灣的自然與社會經濟狀況。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我國自然資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我國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B. 我國自然資源非常貧乏
C.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嚴重不足
D. 我國自然資源狀況十分樂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如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的( )
A. 西北大漠B. 東北平原C. 江南水鄉D. 草原牧區
【2】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 )
A. 山高谷深,冰雪消融B. 地勢低平,降水豐沛
C. 地形封閉,降水稀少D. 山河相間,降水均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是近代科學技術發展最早的地區。有關歐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北部深入北極圈以北
B.地形多山地,平原只分布在南北兩側
C.以地中海氣候為主
D.河流短小,水流湍急,航運價值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和小亮暑假從北京出發分別沿圖中①和②兩條線路旅行,讀圖回答問題。
(1)路線①要經過被稱為“黑土地”的_________平原,該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這里發展農業有利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氣候雨熱同期,適宜農作物生長
C.河流水量大,無結冰期,利于灌溉 D.緯度較低,熱量充足
(2)小明沿路線①向北,沿途以________(填水田或旱田)農業為主,作物的熟制從兩年三熟到一年______熟。
(3)路線②經過我國的________平原,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_______山脈,再過黃土高原,到達陜西省的省會_________。
(4)小亮沿路線②來到黃土高原,從他拍的照片(右圖)可以看出,當地的特色傳統民居是_______。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支離破碎,主要是由于長期的________造成的,其中人為原因有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祖國的寶島。下圖分別是臺灣島地 形、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臺灣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包括臺灣島、澎湖列島、釣魚島等B. 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位于熱帶
C. 城市集中分布在東部平原地區D. 水稻、甜菜是其主要農作物
【2】關于臺灣島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受地形影響,中部氣溫高B. 受地形影響,西部降水豐富
C. 受緯度影響,南部降水豐富D. 受緯度影響,河流無結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一中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大洋:①______②______海灣:③______河流:④______高原:⑤______山脈:⑥______運河:⑦______
(2)讀圖二,氣候類型空白圖,填氣候類型:
A是______氣候;B是______氣候;C是______氣候;D是______氣候;E是______氣候;F是______氣候;
(3)該大洲氣候類型分布最廣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