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借鑒我們對亞洲學習、研究的經驗,對北美洲地理特征進行分析,讀圖1、圖2,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描述 | 概括(關鍵詞:①絕大部分;②一小部分;③沒有) | |
緯 度 位 置 | 提示:與五條重要緯度線的關系 | 提示:所處五個熱量帶 |
海陸位置 | 提示:與大陸或大洲的相互關系 (關鍵詞:①相接一與其他大陸或大洲有較長距離的陸地相連;②相鄰—與其他大陸或大洲有或曾經有較短距離的陸地相連;③相望—隔狹窄的水域可以相望) | |
位于美洲板塊的___________部,東北隔___________海峽與歐洲相望,___________相望,___________相鄰。 | ||
提示:與大洋的相互關系(關鍵詞:某方向臨某大洋) | ||
(2)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從圖1中看出,①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___________,中部為寬廣的___________,東部是低緩的拉布拉多高原和___________山脈等地形區;②地形類型___________,以山地、平原為主;結合圖2可以看出,③地勢起伏___________,總趨勢是___________。
【答案】(1)北極圈和北回歸線分別穿過北美洲的北部和南部;絕大部分在北溫帶,一小部分在熱帶,一小部分在北寒帶;北,丹麥,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南部隔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2)①科迪勒拉山系,大平原,阿巴拉契亞;②多樣;③大;東西高,中間低。
【解析】
(1)讀圖可知,從緯度位置看,北極圈和北回歸線分別穿過北美洲的北部和南部;絕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小部分在北寒帶;從海陸位置看,北美洲位于美洲板塊的北部,東北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南部隔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相鄰,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2)據圖1中可得,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為寬廣的大平臺,東部是低緩的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亞山脈等地形區;北美洲地形多樣,以山地、平原為主;結合圖2可以看出,北美洲地勢起伏大,地勢特點:東西高,中間低。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三級階梯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山脈屬于我國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
A.昆侖山脈B.橫斷山脈
C.太行山脈D.武夷山脈
【2】關于我國三級階梯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一級階梯以高原、平原為主
B.第二級階梯以高原、盆地為主
C.第三級階梯多山地,平均海拔高
D.青藏高原位于我國第三級階梯
【3】關于①河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以降水補給為主B.流量大
C.汛期在冬季D.屬于季節性河流
【4】下列四條河流結冰期最長的是( )
A.②B.③C.④D.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當歐美國家專注于計算機核心技術研發,而將相對低端的業務外包給其他國家時(簡稱為“軟件外包”),印度抓住了機遇,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軟件出口國。印度與歐美有近半天時差,歐美公司當天即可通過網絡檢視印度產品并傳回修正指令,形成“全天候產業”。印度公司利用通用英語的優勢,致力于為歐美等地區客戶定制軟件并提供信息服務。印度的高等教育非常注重創新人才培養,使其軟件人才數量巨大。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軟件業知識產權保護和傾斜性的產業政策,并集中建設了許多軟件園區。其中,班加羅爾近郊的科學城被稱為“印度的硅谷”。
讀圖1、圖2、圖3,讀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印度人口增長比重首次減小的年份區間是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
C.1970~1980年D.1980~1990年
【2】關于班加羅爾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B.在孟買的東南方向
C.西臨阿拉伯海D.位于恒河流域
【3】印度承接“軟件外包”的優勢條件有
①政府政策支持
②人口數量巨大
③通用英語
④國土面積廣大
⑤軟件人才眾多
⑥地理位置優越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日本文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既有濃厚的大和民族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現代氣息
B. 現在的東京很多建筑風格多像我國唐代的長安、洛陽等都城
C. 日本人歡度自己20歲的成人節后,就不再穿和服
D. 中國人和日本人有同樣的黑眼睛、黃皮膚,同樣用筷子吃飯,甚至日文有很多漢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目前除南極洲外,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和每年凈增人口最多的大洲依次是( )
A. 亞洲; 非洲 B. 拉丁美洲;亞洲 C. 亞洲;拉丁美洲 D. 非洲;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