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冬季風、夏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冬季風的是_______圖,它來自蒙古-西伯利亞地區,以_____________的偏北風為主。
(2)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來自____洋和____洋,以___________的偏南風為主,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季風區降水___。我國年降水量呈現出自東南___向西北____遞減的規律。
(3)受海陸位置、季風、地形等的影響,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最容易發生的氣候災害是__________災害。
【答案】A 寒冷干燥 印度洋(太平洋) 太平洋(印度洋) 溫暖濕潤 豐富(或較多) 沿海 內陸 旱澇
【解析】
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主要氣候特征,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的影響極大,夏季普遍高溫,雨熱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風是西北、東北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使冬季北方寒冷干燥,南方影響較小;夏季風是東南、西南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溫暖濕潤。
(1)讀圖可知,表示冬季風的是A圖,它來自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一帶,是偏北風,性質寒冷,所以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候特點寒冷干燥。
(2)讀圖可知,B圖是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包括來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和來自于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上空的暖濕氣流,所以我國東部地區夏季的氣候特點是炎熱多雨.我們把夏季風影響明顯地區稱為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季風區降水多。我國年降水量呈現出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的規律。
(3)受海陸位置、季風、地形等的影響,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不同年份降水年際變化大,最容易發生的氣候災害是旱澇災害。旱澇災害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今世界,民族關系錯綜復雜,因民族問題引發的戰爭、沖突和糾紛不斷,如印巴之爭,巴以沖突等.反觀我國,民族團結,社會安定,主要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后,我們一直貫徹執行正確民族政策是( 。
A.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B.各民族風俗習慣獨特
C.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D.民族按大小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請在E處短線上補畫箭頭,表示地球公轉的方向。
(2)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_________。
(3)當地球運行至公轉軌道的A位置時,北半球的節氣是_________。
(4)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直射在__________(緯線或緯度),北極圈內出現_______(極晝或極夜)現象,菏澤市的晝夜長短為晝_______夜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A河流的名稱是_________,注入______海;B是該河流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______。
(2)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達7萬余千米,自古被譽為“________”。
(3)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請列舉出這個工業基地形成的兩個條件。
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表中我國某地的氣候資料,完成要求。
(1)該地最高氣溫出現在_____月。該地氣溫年較差是______℃。
(2)該地區屬于哪個半球----- (_______) A南半球 B 北半球
(3)請參照已有的圖示繼續繪出該地的6、9月份降水量分配柱狀圖。
(4)根據降水各月的分配狀況,可知該地的降水量較多的兩個月是______、______月,兩個月的降水量大約是______毫米。
(5)試描述該地氣候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本土和澳大利亞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兩國共同地理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都瀕臨太平洋 B. 都是發達國家
C. 首都都位于東部沿海 D. 兩國都保留了許多古老物種
【2】據圖分析,硅谷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最重要條件是
A. 自然資源豐富 B. 氣候高溫多雨
C. 沿海,方便原料運輸 D. 附近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云南省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
(2)圖中甲地區為“三江并流”區域,該區域地處 山區,該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主要有 。(任答一點)
(3)滬昆高鐵預計于2016年10月建成通車,屆時乘火車從昆明到上海僅需8至10小時。圖中①②③④四條鐵路表示滬昆高鐵的是 。
(4)圖中乙地區的經濟支柱是 。
(5)云南省山區面積廣大,其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是 。(任答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