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地球晝與夜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現象是由地球自轉造成的是( )
A.O地即將進入夜晚B.A地及以北地區出現極晝
C.M地是太陽直射最北點D.M地比O地晝更長
【2】下列對圖中各地描述,正確的是( )
A.M地經緯度是(23.5°N,30°E)
B.A地位于西半球
C.B地在M地的正南方向
D.O地經緯度是(0°, 0° )
【3】根據光照情況,淄博地區( )
A.處于一年中的冬季
B.處于晝短夜長時期
C.正午太陽最高時期
D.太陽日出正東方向
【答案】
【1】A
【2】B
【3】C
【解析】
地球時刻都在不停地運動著,除自轉外,還在不斷地繞太陽公轉,自轉與公轉產生的現象不同,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1】地球在自轉會導致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就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長夜短的變化都是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故選A。
【2】關于圖中各點的說法,M地經緯度是(23.5°N,30°W);A地位于東半球;B地在M地的正南方向;O地經緯度是(0°, 60°E ),故選C。
【3】由圖中光照情況可知,圖中表示的是北極圈出現極晝現象,是北半球和夏至日,對于北溫帶的淄博地區來說,是一年中的夏季,處于晝長夜短時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時期,太陽日出東南方向,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青島中考)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和“黃河四個水文站的數據資料表”,完成下面小題。
黃河流域示意圖
黃河四個水文站的數據資料表
【1】有關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變化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 增加 流經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荒漠廣布
B. 增加 流經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C. 減少 流經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增加,植被覆蓋率高
D. 減少 匯入支流少,輸沙量少
【2】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減少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
A. 華北平原,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生產生活用水量大
B. 地上河,缺少支流匯入,加上蒸發量大,水量減少明顯
C. 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量偏少
D. 沿岸污染嚴重,可用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2010年各省級行政區人均工業總產值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選項中所列的城市2010年人均工業總產值都超過10萬元的是( )
A. 上海、杭州B. 天津、南京C. 上海、福州D. 天津、北京
【2】下列選項中描述錯誤的是( )
A. 2010年我國有10個省級行政區人均工業總產值超過5萬元
B. 2010年人均工業總產值低于2萬元的省級行政區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
C. 2010年內蒙古與北京的人均工業總產值都是5到10萬元,因此兩省區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
D. 由上圖可知,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①、②兩地比較
A. ①海拔低于②B. ①、②海拔相同
C. ①海拔高于②D. ①、②表示盆地
【2】對于③和④兩條虛線的判斷,正確的是
A. ③表示山谷B. ③表示山脊
C. ④表示山谷D. ③、④均表示山脊
【3】若①處海拔為1250米,氣溫為5℃,則⑤處(海拔取平均值)氣溫為
A. 0.8℃B. 4.2℃
C. 9.2℃D. 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兩條經緯線之間的間距相等,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甲地的緯度________,丁地的經度__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
(3)清明時節,甲、乙、丙、丁四地白晝時間最長的是________。
(4)地球自轉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____ ____。
(5)甲、乙、丙三地中,先看到日出的是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旅游路線與項目的選擇,正確的是( )
A. 去承德游覽避暑山莊 B. 去南京游覽平遙古城
C. 去洛陽參觀秦陵兵馬俑 D. 去敦煌考察龍門石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省級行政單位輪廓簡圖及相關山脈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四個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及行政中心對應正確的是( )
A. 甲—冀—太原 B. 乙—閩—福州
C. 丙—青—西寧 D. 丁—皖—武漢
【2】圖中山脈,既是重要地形區分界線,又是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