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北極極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圖中M處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
(2)A點的經度是 ,緯度是 ,它位于高中低緯度的 緯度地區。
(3)B點的經度是 ,緯度是 ,它屬于 (北或南)半球、 (東或西)半球。
(4)從C點出發,無論朝哪個方向走都是向 方。
(5)從圖中分析,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答案】
(1)在圖中M處用逆時針箭頭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即可。
(2)0° 45°N 中
(3)45°W 30°N 北 西
(4)南 東北
【解析】
試題分析:
(1)地球圍繞地軸自始至終的自西向東運動,叫地球的自轉;如果從北極俯視,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俯視,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在圖中M處用逆時針箭頭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即可。
(2)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圖中A點的經度是0°,緯度是45°N,它位于高中低緯度的中緯度地區。
(3)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度數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向西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向南變大為南緯。讀圖可知,圖中B點的經度是45°W,緯度是30°N。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赤道以北的緯度是北緯度,用符號“N”表示,所有的北緯度都位于北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的半球屬于西半球。所以它屬于北半球、東半球。
(4)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而每一條經線都是連接南北兩極。所以南極點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極點上朝任何方向看都是北。反之,在北極點上往任何方向看都是南。所以,從C點出發,無論朝哪個方向走都是向南方。
(5)在沒有特殊標志的地圖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判斷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圖的地圖上,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結合圖示分析得知:A點位于B點的東北方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世界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位于北半球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地點①所在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3】找出圖中經緯度為(南緯66.5,東經60)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氣候圖,根據我們已學過的內容,完成下列各題。
(1)請從三個方面描述非洲的位置:
半球位置:從東西半球看,非洲位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 穿過非洲中部,一部分在北半球,一部分在南半球。
緯度位置:從高中低緯度來看,非洲大部分處于 緯度,從五帶的位置來看,非洲大部分在 帶,沒有 帶。
海陸位置:非洲東臨 ,西臨 ,北隔地中海與 洲相望,東北隔紅海和 洲的最大半島阿拉伯半島相望。
(2)從圖中可以看出,非洲的氣候主要為 帶氣候,面積最大的兩種氣候類型是 氣候和 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漸_______,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的影響。
(2) C、D、E三地相比,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填字母),降水最少的是_______(填字母),引起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
(3)M、N相比,降水較多的是______(填字母),降水較少的是_____(填字母)。這說明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地區,大陸_______岸降水較多,大陸_______岸降水較少。
(4)有世界雨極之稱的是__________,世界干極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氣候的兩大要素是______和_______。
(6)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部分城市1月、7月平均氣溫圖(下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歐洲部分城市1月、7月平均氣溫
資料: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之差,稱為氣溫年較差。對于歐洲的城市來說,七月代表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月份。一月代表冬季,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月份,
(1)簡要分析5個城市冬季氣溫差異與海陸位置的關系以及夏季氣溫差異與海陸位置的關系。
(2)簡要分析5個城市氣溫年較差的差異與海陸位置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于都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六大板塊示意圖”
材料二:北京時間2015年9月17日6時54分,智利西部海岸發生8.3級地震,并引發了巨大海嘯,此次地震震中的地理坐標為北緯31.6°、西經71.7°。智利位于環太平洋大山地震帶上,境內多火山,屬于地震多發國,歷史上曾發生多次造成重大傷亡的大地震。1960年,該國曾發生里氏9.5級地震,成為1900年以來人類有記錄的最強烈地震,同時還引發了20世紀以來最大的一次海嘯災難。
(1) 在圖中用2B鉛筆或碳素筆描出太平洋板塊與其他板塊之間的界限。
(2) 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板塊名稱
① 板塊 ② 板塊 ③ 板塊
(3)科學家發現,地球表層不是完整的一個圈層,是由 大板塊組成,其中幾乎全部屬于海洋的是 板塊。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 (穩定或活躍),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 (穩定或活躍)。(4)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 北半球,東半球 B. 南半球,東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5)此次地震引發的主要災害是( )
A. 滑坡 B. 水旱災害 C. 海嘯 D. 泥石流
(6)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采用那些自我保護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