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判斷秦嶺大部分位于_____省南部,該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
(2)該省南部的漢江谷地,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屬于_____ (干濕狀況)地區。
(3)“引漢濟渭”工程中的“漢”是指_____,屬于_____流域;“渭”是指_____,屬于_____流域。
(4)讀下面一段文字,將文中錯誤句子的原文抄寫在橫線上。
“引漢濟渭”工程是陜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水資源配置工程。秦嶺南側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水資源充足。秦嶺北側是冬季風的背風坡,降水少。該工程解決了秦嶺南北兩側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改善了北多南少的現狀。由于“引漢濟渭”工程主要穿越丘陵地區,所以施工難度大,但在廣大農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順利完成。工程完工后,西安人民就能用上嘉陵江的水了。
例:秦嶺南側為溫帶季風氣候
錯誤1:__________。錯誤2:__________。錯誤3:__________。
【答案】陜西 西安 濕潤 漢江 長江 渭河 黃河 錯誤1:秦嶺北側是冬季風的背風坡 錯誤2:改善了北多南少的現狀 錯誤3:由于“引漢濟渭”工程主要穿越丘陵地區
【解析】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一月0攝氏度等溫線,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分界線,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1)讀圖可知,秦嶺大部分位于陜西省南部,該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2)秦嶺南部的漢江谷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屬于濕潤地區。
(3)“引漢濟渭”工程中的“漢”是指漢江,屬于長江流域;“渭”是指渭河,屬于黃河流域。秦嶺是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4)根據我國氣候類型的分布可知,秦嶺北部是溫帶季風氣候秦嶺北側位于夏季風的背風坡,秦嶺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我國降水是南多北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全國人大十一屆四次會議于2011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該會議在北京召開體現了北京的主要職能是 ()
A. 經濟、金融中心 B. 政治中心 C. 國際交往城市 D. 交通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如圖所示,回答:
(1)寫出地球公轉至A、B位置時北半球的節氣:A , B。
(2)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 北極圈內有現象。
(3)一年中,宜興市白晝最短的一天是在月日前后,這時地球公轉至處,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4)9月23日前后,此時,太陽直射在(重要緯線),南半球的季節正好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示區域大部分位于( )
A. 華北平原B. 四川盆地C. 黃土高原D. 內蒙古高原
【2】圖中數字代表的省級行政區與其簡稱、省會匹配正確的一組是( )
A. ①---秦---太原B. ②---鄂---武漢C. ③---渝---重慶D. ④---寧---蘭州
【3】關于圖中山脈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該山脈為東西走向
B. 該山脈是我國1月份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C. 該山脈是我國800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D. 該山脈是我國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青臧高原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甘肅與青海兩省地理分界線大致是( )
A.昆侖山
B.唐古拉山
C.祁連山
D.阿爾金山
(2)具有“河流并排而流,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特點的地形區是( )
A.藏北高原
B.橫斷山區
C.柴達木盆地
D.河西走廊
(3)青臧高原的農作物主要分布地區是( )
A.凍土地帶
B.湖泊地帶
C.河谷地帶
D.山地地帶
(4)青臧鐵路修建的以橋代路是為了( )
A.盡量少占耕地
B.保護三江源
C.為野生動物提供遷徙通道
D.保護高寒草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八是“我國商品糧基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非季風區的是。如果將甲地商品糧通過鐵路運送到北京,須經過線鐵路。
(2)圖中甲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請從下列三個方面簡要說說甲商品糧基地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①地形條件
②光照條件
③水源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臺灣島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B.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的發源地
C. 塔里木盆地位于昆侖山以北,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起源于該盆地的輪南油氣田
D. 長江三角洲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經濟發達,形成了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