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各族人民勤勞勇敢、艱苦創業、榮辱與共,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 (判斷對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19日上午,懷化市教育局在沅陵縣明溪口鎮舉行了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防汛應急疏散演練觀摩活動,參加活動的學生認識到洪水如猛獸,當不幸被洪水沖走。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鼓勵自己勇敢面對
B.盡可能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C.不顧危險,盡力游向岸邊
D.盡量抱住水中漂流的大樹、木板等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在,很多中學生每天都是騎自行車上學和回家。對于騎車“規矩”,下面認識錯誤的是
A.騎車可以在機動車道內行駛
B.騎車時不要戴耳機、收聽廣播、使用MP3
C.騎車時雙手不能離開把手
D.汽車不能多人并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為法治中國立下新標桿,開啟了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民法典時代。回答下列小題。
【1】民法總則第一條規定: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該條規定表明( )
①公民民事權利將得到更系統更全面的保護
②民法更明確規定了國家機關的組織和職權
③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民法的立法依據
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將進一步有法可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民法總則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一“綠色原則”是我國,民法立法的一大突破。它有利于( )
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可持續發展
②倡導公民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③引導企業采用節能減排的生產工藝
④從根本上遏制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民法總則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的條款,被稱為中國版的“好撒瑪利亞人法”。這一立法規定( )
①必將導致大量的而民事糾紛,增加司法成本
②有助于培育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社會風尚
③能杜絕“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會亂象的發生
④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4】民法總則相比現行的1986年民法通則,明確提出了“公序良俗”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民事活動中( )
①不得違反社會公德
②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③堅持個人利益至上
④民間習俗均可代替法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以辣條為代表,單價在0.5元到1元的各類膨化食品、糖果被媒體稱為“五毛零食”。“五毛零食”正在包圍著農村校園,侵擾著農村兒童,調查發現,農村校園周邊出售“五毛零食”的生產廠家、地址、電話等信息虛假比例達30%.此問題已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家長和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
②加強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的監管和治理
③要優化農村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
④要嚴禁農村校園周邊出售“五毛零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