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有關問題。
(1)①②③一線是我國________的分界線。
(2)④是來自于太平洋的________季風,⑤是來自于印度洋的________季風,他們都具有________特征
(3)當夏季風北進到C線時,華北平原一般會出現特殊天氣________,夏季風北進到B線時,B處一般會出現特殊天氣________,北進到A線時,B處一般會出現特殊天氣________。
【答案】季風區和非季風區(200mm、400mm年等降水量線或是干濕地區分界線建議不給分) 東南 西南 溫暖溫潤 春旱 梅雨 伏旱
【解析】
我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東臨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大,大部分地區屬于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
(1)由圖可知,圖中①、②、③一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2)圖中④表示的是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⑤是來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它們都具有溫暖濕潤的特征。
(3)當夏季風北進到C表示的南嶺一線時,說明我國南部沿海地區開始進入雨季,是春季的開始,華北地區的雨帶還未到來,氣溫又開始回升,會出現春旱天氣;當夏季風北進到B表示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時,該地區會出現長達一個月之久的梅雨天氣;北進到A表示的華北地區時,B地區又會出現伏旱天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該品牌礦泉水已出口全球五個大洲,其中不包括( )
A.亞洲、非洲B.歐洲、大洋洲
C.非洲、南極洲D.北美洲、南美洲
【2】大約1.5億年前,世界三大黃金水源之一——阿爾卑斯山曾經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阿爾卑斯山的形成原因是( )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
C.印度洋與非洲板塊張裂D.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圖(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稱:
A , B 。
C , D 。
(2)A、B兩大洲西邊瀕臨的大洋是 ;
C、D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
(3)赤道穿過了B大洲和 大洲的大陸部分。
(4)東、西兩半球相比較,陸地面積較大的是 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
A. 中緯度的大陸內部一般降水較少 B. 赤道地區和兩極地區降水都少
C. 回歸線附近降水較多 D. 山頂降水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東南亞地處兩大洲、兩大洋的“_____”位置,被稱為“海上生命線”的海峽A是_____,該海峽位于島嶼B_______與半島C________ 之間,溝通了印度洋與太平洋。
(2)東南亞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熱帶經濟作物種類多、產量大,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有天然橡膠、______、______、蕉麻。
(3)中南半島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 及__________三角洲地區。
(4)下列東南亞的旅游資源與國家對應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花園城市——印度尼西亞 B. 吳哥窟——柬埔寨
C. 下龍灣——新加坡 D. 水上市場——緬甸仰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為人類生產生活所利用的物質和能量,按性質可將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讀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左圖)及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耕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圖(右圖).
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自然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A.煤炭、潮汐能B.生物能、石油
C.太陽能、土地資源D.地熱能、天然氣
【2】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
A.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B.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C.土地利用類型的比重均衡D.人均耕地面積居世界前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甲、乙兩區域相比較,太陽能資源豐富的是 (填區域名稱);該區域特色農業是
(2)A、B均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中B是 ,分析其商品率高的原因。
(3)甲區域河流3-5月份徑流量明顯增多,其原因是
(4)限制兩大地區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相同的是
(5)關于乙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玲玲說,該地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對此你是否同意?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