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和陸地面積占地球表面的比重不各大洲的陸地面積占全球陸地面積的比重也不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七大洲中①大洲的名稱是
A. 非洲 B. 南極洲 C. 歐洲 D. 亞洲
【2】七大洲中②大洲的名稱是地球表面
A. 非洲 B. 南極洲 C. 歐洲 D. 亞洲
【3】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的比例約為
A. 2:8 B. 4:6 C. 3:7 D. 7:3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板塊構造學說,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板塊猶如七巧板形狀固定不變
B、各大板塊處于不斷地運動中
C、板塊內部地殼相對比較穩定
D、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球大小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平均半徑6371千米 B. 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C. 在赤道紀念碑處“坐地日行八萬里” D. 從蘭州東行繞地球一周約4萬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紀念香港回歸祖國l6周年,某中學準備舉行香港知識競賽活動,下面關于香港敘述正確的是( )
A. 香港位于珠江口西側,深圳以南
B.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貿易港口和金融中心
C. 亞洲的天然植物園
D. 世界著名的博彩旅游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部分海陸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序號①所在板塊的名稱是 。
(2)A附近的海洋位于板塊的交界處 兩個板塊發生 (碰撞/張裂)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將成為新的 。
(3)B山脈是 ,位于②和⑤兩個板塊發生交界地帶,地殼 ,所以多火山、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市某中學地理小組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擬探究“區域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下面是他們的研究思路和部分研究材料.請你根據材料信息,幫他們完成研究過程。
(一)研究思路:見下圖。
(二)背景材料:我國某省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面積最大,鄰國最多;三山夾兩盆,風力作用大;河流稀少,最長內流河,冰雪孕育;山地牧場,繁花似錦;大漠孤煙,黃沙漫漫,最大沙漠,油氣寶庫…
(三)研究過程:
(1)背景材料描述的是我國的 (省級行政區)。
(2)該省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高寒、干旱、暖濕)。
(3)下列四位同學對家鄉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敘述,錯誤的是( )
A、B、
C、
D、
(4)請你評價該省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有利或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示意圖”,選擇正確答案
A. A點的經緯度分別是140°E、40°N
B. D,E兩點均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 圖中A,B,C,D,E五個點中,位于低緯度的有兩個
D. B點和C點所在的緯線圈長約4萬里,且一年能接受兩次陽光直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綠水青山看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推出的益智文化節目。節目將以山、水、林、田、湖、生命為載體,展現人地關系,感念鄉土、鄉情、鄉愁。 結合“中國地形圖”和“我國地形類型構成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山:仁者樂山,山有厚重。田:五谷豐登,社稷安寧。
(1)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與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 、______ 。
(2)山脈④是______,其西側的地形區是______。
(3)從圖中得出:我國地形特點 ______ , ______ 。五種地形類型中,占我國陸地面積比例最大的是 ______ 。
(4)從農業地域差異看,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我國的______(東或西)部,它與畜牧業區的界線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
(5)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在發展農業過程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圖中,甲為城市郊區,乙為山地,丙為遠離城市的平原地區,丁為海洋,請你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布局。
圖中乙地,適宜發展______ 業;家住甲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議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改種蔬菜、花卉,發展肉、乳、禽、蛋生產。小雨考慮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
(6)為了確保糧食安全,我國把____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嚴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