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六大板塊中,甲是_________板塊,幾乎全部由海洋組成的板塊是_________板塊。
(2)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帶。
(3)A、B、C三處經常發生地震,其中A位于________板塊與________板塊交界處;A、B、C三處位于同一火山地震帶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
(4)紅海面積正在不斷擴大,試用所學知識分析紅海面積變化的原因_______。
(5)我國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當地震來臨時,下列自救方法可取的是(_____)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亞歐; 太平洋; 環太平洋; 地中海-喜馬拉雅 (可交換順序); 亞歐; 印度洋; B; C; 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地帶; D。
【解析】
本題主要是對板塊構造學說、地震時的避險措施以及讀圖能力的考查。
(1)據圖并結合板塊的位置和輪廓可知,六大板塊中,甲是亞歐板塊,幾乎全部由海洋組成的板塊是太平洋板塊。
(2)據圖可知,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是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的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和位于太平板塊與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交界地帶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3)據圖可知,A、B、C三處經常發生地震,其中A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A、B、C三處中A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B和C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4)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發生的現象是形成裂谷或新的海洋,板塊碰撞擠壓時形成高大山脈。據圖可知,紅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斷裂拉伸處,可以得出紅海的面積將擴大。
(5)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將身邊的書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有時間時快速離開教室,跑到空曠地方去;來不及外逃時,雙手抱頭躲避在衛生間墻角或堅實的家具下,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面積較小的房間內。假如地震時迅速于高處跳樓逃生或乘電梯快速下樓都是不正確的,那樣有生命危險,在高壓電線附件有觸電的危險,陡坡處有墜物滾落的危險,千萬不要躲在山腳、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不要向山下方向跑,要向與山崩、滑坡的垂直方向逃離。如不幸被埋壓在廢墟下,應該保持體力,不要大聲呼喊,最好用敲擊的方式求救。所以正確的做法是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四大高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海拔最低的是青藏高原
B.溝壑縱橫、黃土廣布的是黃土高原
C.崎嶇不平的是內蒙古高原
D.雪山連綿的是云貴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暗室里,用電燈作為光源,照射地球儀,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 演示地球自轉運動,如圖所示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該實驗演示的地理現象是( )
A.四季的更替B.晝夜的更替
C.晝夜長短的變化D.溫度帶的形成
【2】P點此時正處在( )
A.日出時刻B.中午時刻C.日落時刻D.午夜時刻
【3】移動地球儀,公轉一周。我們可以觀察到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是( )
A.23.5°S~23.5°NB.66.5° S~66.5° N
C.30°S~30°ND.始終直射赤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八十天環游地球》是法國作家凡爾納寫的一部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小說敘述了19世紀英國人費雷亞·福特先生因和朋友打賭,而在八十天內克服重重困難,完成環游地球一周的壯舉。
材料二 費雷亞·福特八十天環游地球路線圖。
(1) 費雷亞·福特從英國倫敦出發,依次經過的大洲是歐洲、A________洲、B________洲、C________洲,圖中最寒冷E________洲。
(2) 費雷亞·福特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①________洋、②________洋、③________洋。
(3)A、B大洲的分界線是a_________運河;C、D大洲的分界線是b_________運河。
(4)環球航行經過美國舊金山,其經緯度位置為(37°N,122°W),舊金山位于東西半球的_____半球。
(5)圖中城市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_____)
A.橫濱 B.倫敦 C.紐約 D.新加坡
(6) 費雷亞·福特環球航行經過五帶當中的(____)
①北寒帶 ②北溫帶 ③熱帶 ④南溫帶
A.①和③ B. 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烏拉特前旗地形圖,回答問題。
(1)讀圖寫出我旗主要的地形類型_______________。
(2)根據我旗的地形分布特點,充分利用我旗自然條件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分析我旗農業分布特點以及形成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腦洞大開,跟著大咖一起K地理,據下面三幅圖完成下面小題。
【1】讀圖2可得出的結論是
A.太平洋面積大于七大洲之和B.所有大陸簡單拼合在一起
C.反映了大洲與大洋的位置關系D.圖中找不到太平洋輪廓
【2】加拿大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圖1中的黑色部分,說明加拿大人口
A.都定居在城市B.數量極少C.分布極不均勻D.白色部分無人定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地區的地勢特征是________。
(2)D、E兩處的地形部位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山峰B位于乙村的_________方向;C地與山峰A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_米;量得甲、乙兩村的圖上直線距離是2.2厘米,則兩地間的實地直線距離約是_______千米。
(4)FG與HI兩河段中,水流較為湍急的是_______河段,判斷依據是________。
(5)甲、乙、丙三個村莊中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的是______村。請從自然條件方面說明理由: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