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五一假期,在父母的陪伴下,中學生小芳開展了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讀萊蕪市旅游景點分布示意圖并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小芳此行的目的,如果選擇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圖中 旅游區是理想去處。
(2)出發前,小芳搜集了如下材料,并向父母提出了一些問題,請你幫助回答。
萊蕪市地處山東省地理中心,是國家衛生城市和山東省優秀園林城市,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總面積22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9.85萬人,人口密度是 a 人/平方千米。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屬典型的 b 氣候。c北、東、南三面群山逶迤,中部為低緩起伏的平原,西部開闊,大汶河由東向西橫貫盆地中部。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景觀類型多樣,峽谷景觀獨特。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旅游業進入蓬勃發展的快車道。
①人口密度a 人/平方千米(保留整數)
②氣候類型b是 氣候。
③根據c劃線部分的內容,概括我市地勢特點是 。
④根據上述資料,歸納我市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
(3)返回后,在班級匯報中,小芳展示了我市2007~2011年的旅游收入和增幅資料(下表),老師建議她把表格轉換成柱狀和折線統計圖。請結合表格數據并參照示例幫助小芳完成統計圖。
(4)匯報結束后,小芳倡議全班同學“低碳出行,環保旅游”。請列舉旅行中兩種“低碳環保”行為。
【答案】(1)Ⅱ區域;
(2)579;溫帶季風;北東南地勢高,中西地勢低;山區面積廣大,有眾多的峽谷景觀,自然風景秀麗;有眾多的人文遺跡,吸引著眾多的游客。
(3) ;
(4)可開展徒步旅行,減少乘車時間,攜帶環保手袋等措施。
【解析】
根據萊蕪市,現隸屬濟南市,萊蕪古稱“嬴、牟”,別名鋼城,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在這里發生過“長勺之戰”,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曾在此發動了“萊蕪戰役”;萊蕪市位于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是山東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并且是“中國生姜之鄉”、“中國花椒之鄉”和“中國黃金蜜桃之鄉”,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進行分析解答。
(1)小芳此行的目的,如果選擇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圖中Ⅱ區域內有萊蕪戰役紀念館等革命紀念地,是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理想去處。
(2)①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萊蕪總面積22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9.85萬人,人口密度為579人/平方千米;
②萊蕪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屬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
③分析材料可知:萊蕪市北東南地勢高,中西地勢低。
④分析可知,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山區面積廣大,有眾多的峽谷景觀,自然風景秀麗;有眾多的人文遺跡,吸引著眾多的游客。
(3)分析可知,左側縱坐標為旅游收入,右側縱坐標為比上年增長率,橫坐標為年份;繪圖如下:。
(4)匯報結束后,小芳倡議全班同學“低碳出行,環保旅游”;可開展徒步旅行,減少乘車時間,攜帶環保手袋等措施。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北方水資源和耕地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水資源和耕地分布特點是( )
A. 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少水多 C. 北方地多水多 D. 北方地少水少
【2】下列與華北平原水資源嚴重短缺無關的是( )
A. 污染浪費 B. 人口眾多 C. 地勢平坦 D. 降水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地形分布簡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區名稱:A是_____,B是_____,C是_____。
(2)填寫圖中數字序號所代表的山脈名稱:①是_____,②是_____。
(3)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請列舉兩條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關于我國地理位置和疆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圍領土大部分在北溫帶
B.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C.我國東西跨七個時區
D.我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A點的經緯度坐標(_______,_______);
(2)從南、北半球看,B點位于_______半球;從東、西半球看,C點位于 _____半球。
(3)圖中A、B、C、D四地中,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的是______ 地
(4)圖中B點位于D點的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