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氣候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顯著,請根據下頁的圖文資料,完成探究學習。
探究主題:世界氣候差異及其影響
探究方法:氣候類型分布——氣候特點——影響因素——氣候與人們的關系
探究材料:見下頁
嘗試探究:
(1)填圖:補全“深究資料”圖例中的氣候類型名稱。
(2)繪圖:據丙地氣溫、降水資料,補充完成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并歸納結論探究資料:
(3)對比差異:右圖是“探究資料”中甲、乙兩地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對比兩地氣候特點有什么不同?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生活地理:氣候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a.讀“歐洲墻壁厚度的變化示意圖”。從大西洋沿岸向東至俄羅斯,歐洲傳統民居墻壁越來越厚,導致墻壁厚度變化的主要氣候原因是 。
b.山東省威海市附近的海草房極具特色。威海市瀕臨黃海,夏季多雨涼爽,冬季多雪寒冷,風速較大。當地居民以厚石徹墻,用海草曬干后作為材料苫蓋屋頂,建造出海草房。下列關于海草房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受降水影響,屋頂的坡度較大,②因瀕臨海洋,用海草苫蓋屋頂,③受氣溫影響,房屋的墻壁較厚,④受風速影響,房屋的門窗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
(2)見上題圖 結論: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 地中海 亞熱帶季風 溫帶季風
(3)甲:高溫多雨 乙:寒冷少雨 緯度因素
(4)a.冬季自西向東氣溫逐漸降低 b.A
【解析】
氣候部分是中學地理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學習時要注意找規律,如:世界氣候類型分布,要先按緯度位置找出分布規律,再按海陸位置找出分布規律.學會從這種圖上,判斷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
(1)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北緯40°~60°的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部地區;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干濕季氣候、薩瓦納氣候、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溫帶海洋性氣候位于南北緯40至60度的大陸西岸,除亞洲、非洲和南極洲沒有外,其余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歐洲西部最為典型。
(2)根據氣候類型的分布補充氣候名稱即可,依據圖中坐標位置,依次在圖中標注出各月平均氣溫的位置,并連成線;再依次繪出各月降水量的柱狀圖形,從而形成完整的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丙地的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干燥,冬季溫和濕潤,為地中海氣候,主要位于北緯30°—北緯40°的大陸西岸,與此氣候緯度大致相同,但位于亞歐大陸的東岸是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3)從圖中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乙地位于南極附近,是寒帶氣候,氣候特征是寒冷少雨,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
(4)圖中可知,歐洲傳統民居墻壁越來越厚,導致墻壁厚度變化的主要氣候原因是受海陸位置影響,冬季自西向東氣溫逐漸降低;建筑物一般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圖中可知威海的建筑①受降水影響,屋頂的坡度較大,②因瀕臨海洋,用海草苫蓋屋頂(就地取材),③受氣溫影響,房屋的墻壁較厚(位于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故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土地利用的基本國策是
A. 合理開發,永續利用
B. 嚴格保護基本農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C. 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2】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 B. 耕地、林地比重大
C.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區 D. 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平原地區
【3】下列對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東北平原,適宜發展畜牧業 B. 塔里木盆地,發展林業條件優越
C. 長白山區,有利于漁業的發展 D. 長江中下游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圖甲、圖乙,A、B兩個工業基地都位于圖丙中的__________工業地帶,A工業基地所在的省區是__________省;A、B兩工業基地對比,B工業基地鋼鐵工業發展的不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
(2)讀圖丙,長江對長江沿岸工業地帶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圖丙,①省區的簡稱是__________;甲工業地帶的分布特點是_____。
(4)讀圖丙,三大工業地帶共同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虎山附近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地形類型以____為主,地勢特點是____。
(2)圖中白水河的流向是____,兩條支流都發源于____(地形部位),判斷依據是____。
(3)圖中虎山的海拔在____米之間,若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圖示最大溫差不高于____。
(4)圖中甲、乙兩村更容易發展為城鎮的是____,其形成的有利條件有______。
(5)若甲乙兩個村莊的圖上直線距離為3cm,則實地水平距離為____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黃河流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①、②、③、④四點中,位于黃河上游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②和③
【2】①、②、③、④四點中,位于黃河“地上河”河段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區的名稱,錯誤的是( )
A.A是太行山B.B是陰山C.C是華北平原D.D是黃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