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區等高線(單位:米)圖”,完成第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最高處與乙村的溫差可能為( )
A. 3.6℃ B. 5.4℃ C. 6℃ D. 7.2℃
【2】下列地點不位于①處視野范圍的是( )
A. 甲村、乙村 B. Ⅰ山山頂、②鎮
C. ②鎮、③鎮 D. ②鎮、③鎮、④鎮
【3】為了將⑤地的鐵礦運到③鎮附近加工出口,圖中M、N、P、Q四條公路線設計合理的是( )
A. M線 B. N線 C. P線 D. Q線
【答案】
【1】B
【2】D
【3】A
【解析】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
【1】讀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200米,圖示區域最高處海拔高度為800~1000米之間,乙村海拔高度為200~400米之間,兩地的溫差可能為[(800~1000米)-(200~400米)]/100x0.6℃=3.6℃。
【2】①和乙村之間有山脊阻擋,故乙村不在①地視線范圍之內,故答案A錯誤,②鎮與①地之間隔有Ⅰ山山頂,故在①地看不到②鎮,故答案B錯誤,④鎮和①地之間隔有Ⅱ山山頂,故④鎮不在①地視線范圍之內,故答案C錯誤,甲村、Ⅰ山山頂與①地之間沒有阻擋物,都在①地視線范圍之內,故答案選D。
【3】圖中Q線穿越山脊,地勢起伏較大,施工困難,工程量大,該線不合理,M線、N線、P線相比,N線沿線起伏最小,線路最短,且聯系了較多的村鎮。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游客旅游時拍攝的一張照片,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影響該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氣候 ③河流 ④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該游客發展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護標志.你認為當地保護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它能適應當地環境 B.它能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
C.它比現代建筑好看 D.它記錄的信息具有研究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
B、水運是北方地區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
C、南方地區的交通運輸以陸路運輸為主
D、南方地區的耕作制度為一年兩熟到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青藏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稱:A (盆地),B (城市),C (湖
泊),D (鐵路)。
(2)圖中E、F、G三條河流,表示雅魯藏布江的是 。
(3)青藏地區的代表牲畜是 ,它被稱為“高原之舟”。
(4)青藏高原因“高”而“寒”,不僅如此,由“高”隨之而來的還有其他特征,如( )
①太陽能豐富 ②人口密集 ③大江大河發源地 ④農業發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香港和澳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香港位于珠江西側,深圳以南
B.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貿易和金融中心
C.澳門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成立的澳門特別行政區
D.旅游業是澳門的重要經濟來源,這里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左圖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圖,右圖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條大河的發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為主,局部地區有高寒草原。東南邊緣海拔較低的河谷中四季溫暖,降水較多。
(1)高原東南部適宜發展河谷農業,其有利條件是 。該地等降水量線明顯向北凸起的主要原因是受來自 洋的 (風向)季風的影響
(2)高原北部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是 ,若過度發展可能帶來的問是 。
(3)高原北部可開發利用的主要清潔能源是 。東南部水能資源豐富,其原因是 。
(4)我國在高原東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三江”是指長江、 、 ,建立該保護區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