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地域遼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圖中斜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B.是我國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
C.是我國人口分界線D.是漢族與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分界線
【2】圖中序號所在地區與下列民俗文化相關正確的是( )
A.藏袍是①地的民族服飾B.②地的傳統民居是四合院
C.③地喜歡吃麻辣的食物D.④地有傣族慶典火把節
【答案】
【1】C
【2】C
【解析】
根據我國地域遼闊,地理差異顯著,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各具特色的中華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進行分析解答。
【1】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此線以東人口稠密,面積僅占全國總面積的43%,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94%,此線以西人口稀疏,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只占總人口的6%。故選:C。
【2】藏袍是西藏自治區地的民族服飾,①是內蒙古自治區,故A錯誤;
②地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是窯洞,故B錯誤;
③地四川盆地,氣候濕熱,喜歡吃麻辣的食物,故C正確;
④地云南省,傣族傳統活動為潑水節,故D錯誤。
故選:C。
考查我國的地域差異及人口地理分界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圖所示工業區是( )
A.京津唐工業區B.滬寧杭工業區C.珠三角工業區D.遼中南工業區
【2】圖中A港口的名稱是( )
A.大連B.上海C.天津D.廣州
【3】該地區適合發展的主要產業是( )
①鋼鐵工業 ②機械制造業 ③海洋漁業 ④畜牧業 ⑤造船業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每個行政區都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特點,讀下列4個省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四省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省B.②是我國目前人口最多的省
C.③省的簡稱是湘D.④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
【2】圖中四省省會城市的緯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降水存在著明顯的時間和空間變化,并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廣州、武漢、北京、哈爾濱四地不同月份降水量的多少,總結出我國大多數地方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特點是____多,____少。造成這一特點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
(2)比較廣州、蘭州、武漢、烏魯木齊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________(由大到小排序)。總結出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______________。
(3)北京跟烏魯木齊降水存在差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據圖判斷烏魯木齊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當地發展農業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我國部分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鐵路樞紐城市M是
A.北京B.廣州C.石家莊D.蘭州
【2】我國的自然地理界線中,大致經過祁連山的是
A.地勢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B.干旱地區與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
C.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
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A___________;B___________;D___________;
高原:E___________; 盆地:G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屬于我國內海的海域和海峽名稱: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我國最西端所在省區是______________,根據該省的地形特點可以概括為_________,其中位于山脈 A和 B之間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國的畜牧業可以分為兩種類型______和______,它們大體上分界線是______,E牧區的優良畜種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考察隊員到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最好季節是( )
A.意大利的羅馬炎熱干燥時
B.我國舟山漁場出現帶魚汛時
C.澳大利亞熱帶草原區的干季
D.北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