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民族與其傳統節日搭配正確的是( )
A. 蒙古族-----那達慕節 B. 漢族----潑水節 C. 傣族----元宵節 D. 回族---豐收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我國四城市1月、7月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和“某季節季風示意圖”,回答問題。
(1)由圖中四個城市降水情況可知,四城市降水的季節分配都_____(均勻/不均勻),降水多集中在____季。
(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____,約___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____。
(3)四個城市降水情況圖表明,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量由______向______逐漸減少。
(4)我國東部地區降水多少和雨季遲早主要是由_____季風(冬夏)的進退影響的,圖中所示是______季風,特點是________(寒冷干燥/溫暖濕潤)。
(5)從圖中可得出,我國南北溫差較大的季節是______季,圖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洲地域廣闊,傳統民居深受自然環境影響。下圖示意亞洲東西部傳統民居差異,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西亞沙特阿拉伯傳統民居“平頂厚墻小窗”,反映當地環境特征是
A.潮濕B.干旱C.寒冷D.溫暖
【2】日本傳統民居多采用較輕的木質材料,主要原因是
A.地震頻發B.石料缺乏C.土質疏松D.山洪多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氣候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甲圖是“因紐特人的狗拉雪橇交通運輸方式”,乙圖和丙圖是傳統服飾。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對甲圖所在區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B.位于北半球寒帶地區
C.位于南豐球低緯度地區D.位于南半球熱帶地區
【2】在甲地能看到的獨特自然景觀是
A.成片的椰林B.成群的企鵝C.午夜的太陽D.金色的沙漠
【3】對于圖中傳統服飾與當地的環境,描述正確的是
A.乙圖女子服飾輕薄,反映出當地氣候濕熱B.乙圖女子可能位于阿拉伯地區
C.丙圖男子服飾是為了適應氣溫較低的環境D.丙圖男子可能位于高緯度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在婁底某貧困山村考察,為貧困山村實施產業脫貧進行實地調查。讀貧困山村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各題。
(1)興趣小組成員發現該地區的主體地形較封閉,屬______地形;甲、乙、丙、丁四個村鎮中,______村鎮發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
(2)興趣小組成員的建議中,符合堅持走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的有(______)(雙選)
A.砍伐森林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B.冬季開展滑雪項目
C.開展有機生態園采摘體驗活動 D.開發民宿體驗項目
(3)為發展灌溉和淡水養殖,當地政府部門擬在圖中A、B兩處修筑水壩,水壩的壩頂海拔為500米。興趣小組成員建議在B處修筑水壩,簡述該方案主要的利與弊。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