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長江發展論壇暨長江流域園區與產業合作對接會于2015年10月11日上午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對接會主題為“共建長江經濟帶,共享發展新機遇”。國務院就建設長江經濟帶做出了重要部署,要發揮黃金水道優勢,促進經濟發展,由東向西梯度推進,縮小東西差距,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讀圖及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長江、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分別注入的海是 和 。
(2)黃河①②③河段中,“地上河”景觀出現在 (填代碼)河段,該景觀形成主要是因為中游流經 (地形區),此地存在嚴重的 (生態環境問題),造成黃河泥沙含量大增,下游流速減緩,泥沙沉積。所以治理黃河“地上河”的關鍵在于 (選擇填空)。
A.興修水利樞紐工程 B.清理淤泥,疏浚河道 C.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D.加固加高堤壩
(3)①、②河段中,有可能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
(4)構建沿海與中西部相互支撐。良性互動的長江經濟帶,最有利的條件是
A.長江巨大的航運價值 B.長江豐富廉價的水能 C.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 D.長江流域豐富的礦產資源
(5)為實現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長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①水土流失 ②洪澇災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長江B河段流經地區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試分析其優勢條件。(至少寫出兩點) 。
【答案】(1)東海;渤海;
(2)③;黃土高原;水土流失;C;
(3)①;
(4)A;
(5)C;
(6)水熱條件優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稻種植面積大;眾多的河流和湖泊,有利于漁業的發展等。
【解析】(1)讀圖可知,A是青藏高原,是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長江注入東海,黃河注入渤海。
(2)黃河的地上河主要出現在黃河的下游,即③段,主要原因是黃河流經中游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造成的。造成黃河泥沙含量大增,下游流速減緩,泥沙沉積。所以治理黃河“地上河”的關鍵在于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故選C。
(3)凌汛主要發生在河流有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地區,觀察可知,①河段符合有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地區,故選①。
(4)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自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道”的盛譽.近半個世紀以來,經過航道綜合整治,加之三峽、葛洲壩等水利樞紐的建設,長江的通航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過7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左右;因此,長江經濟帶最有利的地理條件是長江巨大的內河航運。故選A。
(5)長江上游的問題表現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區應注意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針對上游地區存在的生態問題,我們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還林、植樹造林、保護植被等. 長江中下游的問題表現為泥沙淤積,洪澇災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風險區,中下游各省區應注重打壩淤地、防災減災、保護環境。故選C。
(6)聯系地形和氣候可知,B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河網密布水源充足,氣候濕熱,為發展漁業和水稻的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繼“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后,我國又制訂了“實現東部新跨越”的戰略方針,環渤海經濟圈作為東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目前,影響環渤海經濟圈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是
A.礦產資源不足B.人口密度較大
C.水資源短缺D.洪水災害頻發
【2】甲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長最突出的有利條件是
A.地勢平坦,排水不暢B.光熱條件好
C.土壤深厚肥沃D.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3】天津、青島、大連吸引外資企業紛紛落戶,其共同的優勢條件是
①水陸交通便利
②市場前景廣闊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產地
④水源、動力充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要求。
(1)寫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A: (山脈);D: (地形區);E: (地形區)。
(2)山脈往往成為氣候的分界線,A山脈以西為 氣候;以東為 氣候,植被類型為 。
(3)B(山脈) C(河流) 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該線以南地區屬于 (溫度帶),河流汛期 (長、短), (有、無)結冰期。
(4)D地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 ,造成該問題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確保糧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是
A. 保護耕地,走科技興農道路
B. 墾山種糧,促進山區農業發展
C. 開發草原,把牧場變為耕地
D. 圍湖造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北京市氣候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1)讀圖中的氣溫曲線和年降水量柱狀圖,補充表格中5、9月對應的數據。
(2)根據表l中數據,將圖中降水量柱狀圖補充完整。
(3)北京市的最高氣溫為28℃;最低氣溫為 ℃,氣溫年較差為 ℃。
(4)北京市降水量超過50毫米的月份是 月至9月,因此北京市的降水集中在 季節。
(5)北京的氣候特點是冬季 ,夏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歷史悠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最早種植水稻和蘋果的國家
B. 最早種桑養蠶的國家
C. 最早栽培香蕉樹的國家
D. 是咖啡、油棕等熱帶經濟作物的原產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省冬季氣溫非常低的原因是 .
(2)B是南方重要河流 ,B河三角洲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優勢主要是 .
(3)C山脈南側的地形區是 ,該地區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原因是
(4)D地區代表性的畜種是 ,D地區農業為什么分布在河谷地區?
(5)E地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搖籃,但現在的環境問題非常嚴重,突出表現在 ,針對現狀應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與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相符的是( )A.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B.多水田,以種植水稻為主
C.水運仍然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
D.耕地以旱地為主,農作物熟制為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