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傳承絲路精神,凝聚各方共識。中國首倡主辦的___________國際合作高峰論壇5月15日圓滿落幕。這次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豐碩,這些成果增強了各方推進合作的信心,描繪出合作共贏的發展藍圖。( )
A.博鰲論壇
B.一帶一路
C.APEC會議
D.中美合作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廣東模擬)近幾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用工短缺現象,許多企業主甚至親自開著車出去搶工人。下列對用工短缺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地區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破產多,欠薪現象嚴重
B. 世界經濟增長迅速,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型的企業訂單增多
C. 我國中、西部經濟發展較快,出現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的現象
D. 珠江三角洲地區生活成本,工資增幅的提高速度過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題目。
(1)將圖中的字母填入對應的地形名稱中:山谷 鞍部 山頂 懸崖 。
(2)圖中E處與F處比較,哪處地勢比較平緩?并請你說說理由。
(3)小明認為B處虛線代表河流。你認為他說得對嗎?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潮州模擬)臺灣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
A. 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
B. 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C. 吸收外國資本
D. 海島擁有多處優良港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康同學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回答下列各題.
【1】他觀察并記錄了一年中不同季節正午時刻教室內的光照情況,產生下圖中差異的原因是( )
A.人類活動B.地球公轉C.天氣變化D.環境污染
【2】小康利用甲、乙兩幅圖可以探究的主要內容是( )
A.中國的民族分布B.中國的地勢特征
C.中國的溫度帶分布D.中國的礦產資源分布
【3】甲、乙兩幅圖可以說明( )
A.海洋上濕潤氣流便于深入我國內陸
B.我國耕地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
C.我國西部地區降水多于東部地區
D.我國許多大河的流向是自東向西
【4】小康觀察下列幾幅圖時,發現世界陸地與海洋的面積比約為( )
A.4:6B.8:2C.1:9D.3:7
【5】小康在書上看到,喜馬拉雅山脈在幾千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產生這種變化原因是( )
A.大氣運動B.板塊運動C.人類活動D.歷史沿革
【6】小康自己繪制了一張世界某區域簡圖,關于圖示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海峽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B.②地區是黑人的故鄉
C.③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產區D.④石油運輸航線通往歐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這說明北京是全國的(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國際交往中心 D. 科技創新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