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于2016年10月推出“慢步中國”專輯,其中一條慢步路線是“走胡線”(“胡線”即“胡煥庸線”)。該路線分為四個地段:東北段、山西段、陜西段、西南段。
(1)“走胡線”的東北段穿越A山。A山西側的地形區是________;_________等降水量線大致穿過此山。
(2)“胡線”穿過的山脈B為_________。
(3)“胡煥庸線”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從我國黑龍江黑河到云南_____的連線。
(4)圖中黃河C流域圖中的②為中、下游分界點_________,請分析該點以下流域面積很小的原因______。
【答案】內蒙古高原; 400毫米; 秦嶺; 騰沖; 桃花峪; 黃河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下游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流速減緩,泥沙淤積,河床高于兩岸,形成 “地上河”少有支流匯入,故流域面積狹小。
【解析】
根據“胡煥庸線”指我國黑龍江黑河和云南騰沖的連線,是劃分我國東西人口分布差異的界線,進而我們把人口地區分布極不平衡的現象稱為“胡煥庸現象”;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進行分析解答。
讀圖分析可知:
(1)“走胡線”的東北段穿越A山為大興安嶺。大興安嶺西側的地形區是內蒙古高原平坦廣闊,草場廣布;400等降水量線大致穿過此山。
(2)“胡線”穿過的山脈B為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3)“胡煥庸線”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從我國黑龍江黑河到云南騰沖的連線。
(4)圖中黃河C流域圖中的②為中、下游分界點桃花峪;黃河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下游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流速減緩,泥沙淤積,河床高于兩岸,形成 “地上河”少有支流匯入,故流域面積狹小。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中國地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1】讀圖可知
A.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以平原、山地為主
B.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佛狀分布
C. 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盆地為主
D. 我國復雜多樣的地形中,高原面積較小
【2】這種地勢特征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分展的影響表現為
A. 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
B. 使我國許多大河自東向西注入海洋,溝通了東部與西部之間的交通
C. 在階梯內部,由于降水豐富,水能資源巨大
D. 有利于我西北內陸地區的農業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省從高緯到低緯排列的是( )
A.內蒙古、云南、四川、海南
B.山東、陜西、寧夏、青海
C.湖南、湖北、河南、河北
D.吉林、山東、江蘇、福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輪廓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圖判斷亞洲河流流向的特點
A. 發源于北部高原山地,呈帶狀流向南部的海洋
B. 發源于南部高原山地,呈向心狀流向中部的海洋
C. 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D. 發源于東部高原山地,呈帶狀流向西部的海洋
【2】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勻,
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相對稀少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3】下列有關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亞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B. 亞洲與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
C. 亞洲被兩大洋所包圍D. 亞洲位于東半球和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甲(新疆塔里木盆地)、乙(海南島)兩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甲、乙兩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甲區域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乙區域以雨水補給為主
B.甲區域內流河為主,乙區域外流河為主
C.甲區域河流水能資源比乙區域水能資源豐富
D.甲區域水系呈向心狀,乙區域水系呈放射狀
【2】甲、乙兩區域分別盛產棉花和天然橡膠,其發展的共同優勢是
①夏季熱量充足
②勞動力價格較低
③當地市場需求量大
④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圖示A、B兩地是我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國家重點扶貧地區,兩地經濟發展較慢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氣候
③對外聯系不便
④水資源短缺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五一”假期小華參加學校組織的位于城市郊區的龍潭湖風景區研學旅行活動。請根據下列材料幫助小華解決在研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材料一 圖1為龍潭湖風景區及周邊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圖中字母表示龍潭湖風景區主要旅游景點“云際日出”“龍潭碧波”“攀巖挑戰”“漂流探險”“古寺覽幽” “愉悅采摘”的位置。
材料二 圖2為圖1所示區域多年月平均氣溫和月降水量資料。
(1)圖1所示區域地形以________為主。
(2)結合圖2,分析圖1所示區域河流水量最大的季節并說明原因。___________
(3)在圖1中,景點“攀巖挑戰”“漂流探險”的位置分別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填寫字母)。
(4)當地村民在圖1所示區域內擬建一座小型水庫,利用管道自流引水至坪上村。若僅考慮地形因素,①②③④四處最適合修建大壩的是_________。
(5)小華同學在采集制作巖石標本時,在D處巖石中發現了海洋生物化石,他感到非常疑惑,請幫助解釋原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